隋—初唐:江南江北两风流 012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
唐太宗贤妃徐氏有诗《赋得北方有佳人》,一句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将初唐女子的上衣层次形容得尤其妥帖:诗中所谓“袜”并不是穿在足上的“襪”而是当时女性常着的内衣;穿着短窄衫子时,需先将“袜”缠于胸腰。 引自 隋—初唐:江南江北两风流 012 在衣裙之外,还有帔子或领巾。这是一种质轻且柔的带式长巾,先披挂于颈肩,随意裹曳于胸臂间,最终垂在身畔。它早见于公元前西亚希腊化时期神像的衣装之上,往东成为佛教艺术中天人身上当风飞舞的衣饰;在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原后,逐渐融入世俗衣装;因披于肩背的特征,人们以汉语中披肩的古名“帔”或领巾”称之。隋文帝开皇年间,贵家女子所用领巾还被人少见多怪地视作“服妖”,认为其与战争中的槊幡军帜相似,象征着兵祸将至。但随后不久,岐子就被女子广泛使用。大约作于初唐的唐人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有“妇人数十,帔服鲜泽”,是直接以“帔服”作为女装的代称。隋至盛唐时期的多制作成两头弧圆的长式样。 引自 隋—初唐:江南江北两风流 012
120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隋—初唐:江南江北两风流 012
-
武则天时代:红粉衣冠拜冕旒 026
唐高宗即位初年,女子妆束风格仍延续着初唐贞观末年的风尚身量纤长,小袖短衣之下是高于胸的...
-
盛唐:云想衣裳花想容 052
……裙装也较前一时期更为宽松,其制作往往是用全幅面料拼缝成片,再在腰部打上褶裥压一段裙...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