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在瓷器制造上超越亚洲人,则是整体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的成果。欧洲人较早地掌握了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擅长定量分析和比较实验,因此完全弄清楚了瓷器的成分和烧制原理。在研制过程中,他们保留了全部原始数据和实验报告,这样,每取得一点进步,后人都可以直接受益。....相比之下,中国工匠更多的是具有对制瓷工艺的感性认识,他们靠”师父带徒弟“的方法将经验代代相传,而徒弟是否能超越师父,则完全靠悟性中间即使有一些发明和改进,却因为没有详细的过程记载,或许是处于保密故意不记载,很多发明和改进都无法传世,比如宋代五大名窑的制作工艺就失传了。这样,后世不得不重复前人的失败,使得瓷器制造技术进步缓慢。这其实不是中国瓷器制造的问题,而是中国古代很多手工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中国的官窑烧制,在清朝中期达到顶峰,但是这些技术成果只供宫廷享受,并不为民窑所用,也没有帮到中国的外贸,统治者只对个人爱好有兴趣,对现代商业关注甚少。从清朝末年开始,因为国力衰退和不断的战争,中国基本推出了世界瓷器市场,除了制造一些非常廉价的陶瓷制品。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才有所恢复,一些中国制造的瓷器的品质已经达到了莱诺克斯和英国强生兄弟等注明厂家低端瓷器的要求,这些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一些中低端的产品转到中国制造。借助这些国际知名品牌,Made in China的瓷器又回到了国际市场。但是,今天,欧洲人依然占据着世界端瓷器市场90%的份额,其余份额则由美国和日本瓜分。引自 《文明之光: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