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贾宝玉所谓的“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不仅继承了明清文化的这个脉络,甚至在年龄范围上将明清文人所涉及的“妇女”,更加收窄到未婚的年轻少女,也就是所谓的“女儿”,形成所谓的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这是对文化潮流既继承又改造的差别所在。但是如果不停留在表象而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主张或强调天地灵秀的性别专属,无论是妇女还是少女,虽然在表面上与自觉意图上都是在赞扬女性特质,但背后所隐含的其实仍然还是男权思考之下的女性歧视。 首先,女性创作因为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与广大的生活历练,固然比较容易表现出清真自然的风格特点,近于性灵派的诗学追求,这也恰恰是性灵派大将袁枚如此弘扬女性创作并广收女弟子起唱和的原因;但这种风格特点却也反过来大大束缚了作品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失于单薄、浅显、狭隘、柔弱、纤细、琐碎。与曹雪芹约略同时代的章学诚(1738-1801)早已归纳道: 唐宋以还,妇之可见者,不过春秋怨,花草荣调,短什小篇,传其高秀。 引自 二、“少女崇拜”的局限 008
5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