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政治腐败的原因
月瓦戈医生
读过 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
1.历史的或普遍的原因:官僚政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制度与传统,官僚政治的腐败不是一朝一夕的特殊现象,不仅康乾时有,顺治时期也大量存在。
2.特殊原因:康乾之世,尤其是乾隆中后期官僚队伍处于全盛的社会环境中,商品经济发达,全盛意识流行,这就为奢靡颓废、政治腐化准备了适宜的土壤;
3.制度原因:
一是胥吏、幕宾的录用考核制度在清朝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招募胥吏、聘请幕宾实际上由大臣守令各行其是,这就为夤缘营私提供了条件。
二是监察机构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专制条件下,科道的作用本来就受到许多限制,乾隆时更不如以前,他对科道历来责骂得多,鼓励得少,到中期以后,求言之诏更属寥寥,而且对科道缺乏起码的信任。
三是中国的官僚制度以专制君权为核心,存在着政治上严密的人身依附关系,这既表现为君臣之间不可逾越的主奴差别,也表现为上司和属员之间严格的政治隶属,属员的政治生命往往操纵于上司手中,奖惩黜陟、升转迁徙均须由上司提议或决定,这样,中央的大小臣工只能被动地按旨行事,官场中则以上司的脸色为转移,这种状况阻遏了上下信息交流,造成政风颓废,官风不振。
4.文化原因:
官僚制度要求其成员严格按法定政治原则办事,充分履行与本人职位相适应的责任与义务,而在具体政治生活中,传统的亲族情感却往往越过伦理范围,进入政治领域,成为人们政治行为的实际支配者。
在“官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人们习惯于把官与财联系在一起,即所谓“升官发财”。在官场中,类似的腐朽意识和亲族情感结合起来,从而使营私舞弊有了亲情的借口,而亲族情感又使腐化在更大范围内加剧扩展。
13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