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方言与民俗
亲属称谓的差异 湖南岳阳临湘一带的亲属称谓更是奇特,只有男性称谓,缺少女性称谓。爸爸是爸,妈妈也是爸,祖父叫爹,祖母也叫爹。女的办法只是加大细(即小),爸爸是大爸,妈妈是细爸,以此类推。哥哥当然是哥哥,姐姐也叫哥哥,弟弟称老弟,妹妹也叫老弟。叔叔是细爷,阿姨也是细爷。这种女性称谓用男性代替的例子,其他地方也有,但系统性不如岳阳临湘一带。这种称谓其实是古代称谓的原版写照,直到汉代,妹妹的称呼还未出现,而叫做女弟。更早一些时候,姊姊叫女兄。祖父母均称祖,父母亲都是亲,分性别称谓晚到汉代以后才成系统。
同物异名和同名异指所见地方文化差异 “用小麦磨成的粉”北方叫“面”,南方叫“面粉”。“用小麦的粉。制成的条状食品”,北方叫“面条”,南方只叫“面”。“稻米”北方叫“大米”,南方只叫“米”。“粟”北方叫“米”,南方叫“小米”。用稻米红煮成的干饭,北方叫“米饭”,南方只叫“饭”。这些名称反映了北方让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食为主的不同饮食习惯。北方人吃饭主要是吃以面粉制成的食物,所以吃用稻米煮成的饭时要说“米饭”,以示与日常的“饭”相区别。南方人吃饭向来就是吃米饭,所以不必用别的词。(真是这样!我室友就是这样说的!)
方言中忌讳词和吉利词所见心理状态 北京旧时口语忌用“蛋”字,在一下这几个词语中都避免使用“蛋”字:鸡子儿(鸡蛋)、炒黄花(炒鸡蛋)、松花(皮蛋)、木樨汤(打蛋汤)。至少在旧时代是如此。
猪舌的“舌”字跟“折本”的“折”字音同或音近,所以不少地方忌用,改用“折”的反义词,如猪利钱(梅县)、猪利(广州)、招财(南昌)、猪口赚(温州)。附带提一提,作“亏损”义解的“折”字本来应念作she,许多人往往念错,如把“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折”字读作zhe(这种错误由来已久,以至“折太君”干脆被改写作“佘太君”)。
Whowh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第五章摘录
当河流(山脉)和政区的界限重合的时候,河流对方言的分区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江南的大运...
-
第六章 方言和戏曲与小说
任何剧中在其雏形阶段都是地方戏,其中少数在后来流行于全国,而大部分仍然以地方戏的形式存...
-
第七章 方言与民俗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