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起和输不起的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将输赢跟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
教育的理念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动的果实;播种行动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的果实;播种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的果实;播种品德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的果实。
最好的教育是用所有的爱和适当的方法将孩子浇灌成一株茁壮成长的小树。
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的三大潜在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性格是一种能力。
自信心是一个人上进的基础。缺乏自信心,并不是害怕付出劳动,而是害怕失败。
好奇心是带领孩子走向求知道路的天使,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能亲手做事的欲望。当他们发现自己能有价值时,会感到无比喜悦,有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所以要经常发现他们的独特点和优势,及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要保护他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任何坏人都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想成为坏人。
家人的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是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父母的粗暴和专制统治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永不磨灭的阴影。
孩子的平等地位和独立人权,让他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获得别人的尊重,懂得“没有毫无边际、可以为所欲为的自由”。
建立一种互相配合、积极参与的平等关系。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教育他、引导他。即使是父母,说话也要客气、有礼有节。
在回答孩子的问题前,要考虑“这个回答以孩子现在的能力能不能听懂”。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讲在他理解范围内的道理。
教育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他先天的个性,从而对事物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造精神。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是孩子的引路人,但不是替他做事的保护神。
动物对下一代的训练主要是用游戏的方法。
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或者说是兴趣,然后引导他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大人讲故事,不一次就讲得完完整整,而是像报纸上的连载小说一样,每到一个关键的地方就停住,然后对孩子说,接下来他可以自己想象故事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
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有时纯粹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为他们发现,父母对这些恶的事情往往比对那些好的事情更关心一些。对待孩子的不良表现要注意讲究主法,讲究时间和场合,不能用大人的思想去考虑他们的情况。
发现异常,想“怎么了?他遇到不顺心的事吗?”而不是“这个孩子太不听话或太不争气”。
仔细倾听孩子的叙述,不贸然否定或武断批评,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做出正确的指导。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最好的办法是“静”。不要受他脾气的影响和孩子对立。冷静,细心体会孩子的情绪,找出他发脾气的原因,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和孩子一起玩“平静下来”的游戏。多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
父母应多加注意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对不良行为则不要过多强调,以免它成为深刻的印象留在孩子脑中。肯定孩子的进步,“你能想到这个问题,证明你已经学会了运用脑子思考”。
得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承认和肯定,对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夸奖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感情。夸奖的目标要具体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
“好事簿”,将孩子做的好事一一记到上面。
学习语言,要“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先培养语感。
家庭会议,以积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和谐家庭的特点:理解、关心、宽容、信任、尊重。
“爸爸最大的希望就是要你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输得起的人和输不起的人,相同之处在于输了以后都会很难受,但他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将输赢跟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