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002.艾赛亚·赛勒斯船长
学级崩坏 (阿门阿前有棵葡萄树)
这篇sketch(特写、小品、简述)以人物为中心,只有少量情节和主题。它讲的是一个善良、心高气傲的船长常常走到一群闲聊的舵手中间提起往事,让其中吹嘘的老水手黯然失色,令新手喜悦。
就文体而言,这个故事之所以被称为一篇sketch,而不是一篇小说fiction,是因为情节不够丰富。不过,船长形象的主要特点被勾勒出来了,如他的善良在于能够让年轻人舒心,而他的心高气傲可能在于擅长把那些经历的内容虚化,用虚构的方法让那些吹嘘的水手黯然失色,以及他的日常行动本身——独自走向闲聊的水手们中间。
原文后面的讨论部分继续引用两处例子来说明寓言的文体性质:人物、情节为主题服务。分别是《马可福音》第四章撒种人的比喻和《伊索寓言》中那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
1.《圣经》的例子
你们听啊,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
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有的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发生长大,结实有30倍的,有60倍的,有100倍的。
耶稣对此的解释是: 撒种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那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旦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
那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还有那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进来把道挤住了,就不能结实。那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又领受,并且结实,有30倍的,有60倍的,有100倍的。
2.《伊索寓言》的例子(世俗的例子)
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吃的非常香甜。
结尾的教训就是:轻视你无法获得的东西是容易的。
学级崩坏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小说鉴赏》001.进攻堡垒
《小说鉴赏》是布鲁克斯与沃伦合著的一部大学教材。两位作者都属新批评派。新批评派开创文本...
-
《小说鉴赏》002.艾赛亚·赛勒斯船长
-
《小说鉴赏》003.格拉米格纳的情人
这是一篇注重情节的书信体小说,有元小说意味,在正式叙述故事前,对收信人谈了一通关于小说...
-
《小说鉴赏》004.沃尔夫·米蒂的隐秘生活
这篇小说看上去更像一篇人物特写。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片段。妻管严的丈夫...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