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 第三章 读书笔记
第三章 布赖顿学派和百代的创业
布赖顿学派是只电影奠基时期英国零散的几个电影先驱者们。他们大概是威廉·保罗,G·A·斯密士,威廉逊,海普华斯等人。他们的功绩实际上是创造了最初的真正的蒙太奇。1900年时,除了英国,其他国家还未出现运用蒙太奇手法的影片。
威廉·保罗在1900年的电影初次危机时,不停地在游艺园放映影片,使英国的电影危机没有别的国家那么严重。他开始拍摄电影于新闻片和外景影片。他的《北极旅行记》成为了梅里爱《北极征服记》的先驱,后来他也同样陷入了笨拙和庸俗的泥潭里。
他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剪辑了第一部有意识用移动摄影拍摄的富有戏剧性的外景电影。
威廉逊
1900年拍摄的《中国教会被袭记》,此片由四个一分多钟的片段组成,一共有四个场景。追逐和救援的场面交替出现,简单的蒙太奇首次在电影中出现,所以蒙太奇也因此成为了很重要的戏剧性手段。该片后来也成了战争片的先驱,也成为了格里菲斯和汤姆·密克斯的先驱。
1901年拍摄了《大吞噬》
G·A·斯密士
他比梅里爱更早地使用迭印的手法。
1900年摄制的两部影片中《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色》里,他应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真正的蒙太奇并不只有景的转换,还要有景别的转换。然而他却对自己的发现漠然置之,因为他不理解别人为什么会对电影里使用别的艺术里面已经使用过的手法而感到惊奇。
1901年拍摄的《小医生》中,斯密士在拍摄中景后,不借助任何影片中的物体和特技,直接将画面切到小猫喝牛奶的特写,做到了真正的蒙太奇的使用。
《玛丽·珍妮的灾祸》是他第一次在摄影场内拍摄,拍摄时还残留了很多户外拍摄的习惯。
1900年还出现了很多影人。但此时,G·A斯密士和威廉逊还是占主要地位的。英国成为“追逐片”的创始国。此时成功的追逐片有《邮车被劫记》,这也成为了美国鲍特的名片《火车大劫案》的先驱,也间接的成为了美国西部片的开端。1902年英国电影此时的特征:对家庭生活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对技术也有追求,对描写社会问题也极有倾向。就像乔治·杜萨尔说的:如果外景电影培养了英国电影的技术,那么英国观众则对电影提出了某种现实社会主义的要求。
阿尔弗雷德·柯林斯发展了喜剧追逐片,1903年拍摄了《汽车上的婚礼》,用了“摇拍”,“移动摄影”和“反景”的手法。
当英国还处在电影手工业阶段时,电影已经被法国的百代工业化了。威廉·保罗因死守过去的表现方法,而衰落。斯密士,威廉逊变成摄影师。海普华斯是少数挺过了1908年危机时代的手工业式的制片人。《义犬救主记》是他比较著名的片子。
查尔·百代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家里还有两个兄弟。他曾前往南美打拼,却惨遭失败。回到法国后的他结了婚。1894年,他毫不犹豫地用高价购买了一台爱迪生留声机。在赶集的目的地放给人们听,大赚了一笔,从此倒卖留声机。后来他又贩卖威廉·保罗的放映机。1898年,他引起大企业家的注意,并得到了投资,转变成了企业家。百代生意越来越兴隆,甚至还建了一个比梅里爱还要巨大的摄影棚。
费迪南·齐卡原本是音乐咖啡馆的录音师。查尔·百代邀请他到万森主持制片工作。百代的工作让他变得十分全能:他又能编剧又能导演又能表演。大家都认为他是梅里爱的模仿者,其实不然。他只是喜欢翻拍别人成功的片子,和自己成功的片子,然后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而且他和梅里爱的不同是:他更愿意把特技当作一种表现的手段。所以他被人请来翻拍梅里爱的片子,《七魔鬼城》基本上和梅里爱的片子一样,但是齐卡却效仿英国布赖顿学派的做法(G·A·斯密士和威廉逊)让影片比梅里爱更进一步。他前十部影片基本上都是效仿布赖顿学派的做法。
此外齐卡还十分懂得观众的喜好,所以他也让百代公司赢得大量观众的喜爱。他比较成功的影片有1901年拍摄的《一个犯罪的故事》,1910年该片被法国内务部长禁映,由此可见此片的受欢迎程度。他受欢迎的影片有《酗酒的牺牲者》和《基督受难》,尤其是后者。《马提尼克岛上的灾难》和梅里爱的《普累火山的爆发》一样是杰作。
1902年百代的分公司开遍全球。
1906年是百代在艺术上转变的一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独创性。就像梅里爱所说的:以前专门效仿别人的人,现在自己成为了创造者。
1903年——1909年进入:百代时代。查尔·百代在五年间把百代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业,万森是电影的首都。每个月的一月末就能把一整年摄制的费用赚回来,剩下的十一个月基本上就是纯利。当时万森是为了巡回演出而摄制的。后来巡回放映成了一个系统化的企业,虽然有利润,但大部分利润都集中到了万森摄影场。
1907年,查尔·百代决心垄断电影市场:制片部门,发行部门,放映部门一个不放过。他一方面扶持电影企业的建立,另一边又垄断摄影机和原材料的制造。这时只有生产胶片的柯达公司是他的对手。德国此间研制出新型胶片,百代公司暗中购买专利权来和柯达公司对抗。国际市场百代公司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这简直就是初期的好莱坞工业,尽管规模比好莱坞小得多。
齐卡成为制片的总领导人,他监制的《罢工》《黑暗的地下》和加斯东·维勒的《月亮的情人》都是此时的杰作。麦克斯·林戴也是刚出道。
高蒙公司:经营照相器材公司的莱翁·高蒙,长期贩卖摄影机,顺带贩卖一些影片。1905年百代的成功让高蒙公司决心做强做大,于是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场。高蒙以出租影片为主,所以百代垄断时,高蒙是第一受益人。因为高蒙公司有大厂投资,他们虽然亏本但是却安然度过百代的垄断,并向国外发展。
所以该章一句话总结就是:英国手工业电影在经历了两三年的兴盛后,落下了帷幕。而百代公司把电影逐步工业化也开启了序章。
总结:虽然史书里对威廉·保罗的介绍并不多,在世界电影刚出现第一次兴趣危机的时候,威廉·保罗通过他自己的对电影放映的坚持,让英国电影幸免于此。甚至还带动了某些追随者:如查尔斯·欧本。所以保罗的功绩是值得让他出现在影史中的。随后出现的G·A·斯密士和威廉逊也不仅创造了真正的蒙太奇,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有趣的的影片,如1900年拍的《中国教会被袭记》1900年拍的《祖母的放大镜》1900年拍的《望远镜所看的景象》1903年拍的《小医生》1903年拍的《玛丽·珍妮的灾祸》等。这一时期还值得一提的人物有:拍摄了1903年拍的《汽车中的婚礼》的阿尔弗雷德·柯林斯,拍摄了《义犬救主记》的海普华斯,笔记中未曾提到的巡回放映商:哈格尔兄弟,莫特肖兄弟也曾为英国电影做过贡献。而斯密士和威廉逊始终占领导位置,也是因为他们两都出生在布赖顿,所以这批英国的先驱者们被统称为“布赖顿学派”。
只可惜在这种手工业式的英国电影最终还是沦为查尔·百代资本主义欲望垄断下的牺牲品。虽然,百代公司确实在艺术上有有不少功绩,但都主要来源于费迪南·齐卡这位全能工作者的努力。他被认为是梅里爱的模仿者,但他通过效仿英国布赖顿学派的做法超越了梅里爱,且他把特技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而非目的。最终他在各种模仿中不断成长,拍出了不少杰作:《马提尼岛上的灾祸》1901年拍的《一个犯罪的故事》《酗酒的牺牲者》和《基督受难》。后来因为百代的垄断而升职为总制片人。1903年到1909年是百代时代,百代公司空前强大,资本不断集中,因此进化成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垄断主义。百代公司的对手一个个被消灭,最终只剩下柯达公司,高蒙公司,闪电公司等。柯达是因为百代不知道他们制作胶片的原材料和配方。突然德国发明了一种新型胶片,查尔·百代抓住机会购买版权,脱离柯达公司的控制。高蒙公司是因为一直都有大厂投资,财力不断,所以能够安全度过百代公司的垄断危机。百代公司最终建立了五个制片厂,通过卖拷贝赚得盆满钵满。并且建立了“好莱坞”模式,发展国际影片贸易。而高蒙原是卖相机的,1905年看到了百代的兴起而决心大规模拍片,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制片厂。从此开启了电影商业模式的冲突和合作。
ps:原来电影企业出现得如此得早啊~
aida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 第一章 读书笔记
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 1823年的快速摄影:尼埃普斯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餐桌》——用了14...
-
《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 第二章 读书笔记
第二章 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影片 路易·卢米埃尔是巴黎摄影技术精湛的摄影师之一。他拍摄的题...
-
《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 第三章 读书笔记
-
《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 第四章 读书笔记
第四章 美国电影的初兴 19世纪末,观众对电影再次产生了兴趣(对应第二章:梅里爱的兴起)。1...
-
《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 第五章 读书笔记
第五章 法国与艺术电影(1908–1914) 1907年——1908年法国许多电影院因为没有顾客,都陆续...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