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之眼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第一只眼
就像视网膜的蛋白质一样,参与感光过程的生物,身体中的其他部位似乎也需要非常符合眼晴本身对于感光系统背后的计算要求。如果大脑中视觉处理中心的演化落后于眼睛的演化,那么尼尔森和佩杰尔对于时间的预测就毫无意义。1959年,生物学家冯贝克西表明,声音所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振动皮肤来模拟。这就证明了在处理感觉信息的时候,耳朵和皮肤具有共同的特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但是这对于眼睛的演化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可以想象,神经可以由一种感觉使用升级到由两种感觉共同使用。如果听觉和触觉可以共享神经,那么视觉和触党也同样可以。也就是说,作用于眼睛的神经不需要从发育不完全的结构中演化一一它们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开端。这样极有可能对于大脑就是一种帮助。大脑中的某些部分看起来有能力将触觉转换为视觉。丹一埃里克・尼尔森认为,始和钢毛虫的复“眼”是从能修抑制光线的化学探测器演化而来的。所以眼睛本身的演化就是一种限制性因素,或者说是在视觉演化道路上的退化一一并且身体系统的其他部位能兼容这种变化。事实上,三叶虫的眼睛周围还有其他感官,最原始的光受体可能是从这些感觉神经中“借”来的。 现在我们能够让紧张的神经平复下来了,因为我们给了复眼100万年的时间进行演化一一假如它符合我们现有的化石证据的话。看来我们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对于眼睛的演化来说100万年已经足够了。现在我们想象这样一幅画面:S。23亿年前,来自寒武纪的三叶虫祖先只拥有一块很明显的光敏皮肤(斑块),;让我们想象另外一幅画面,5-2亿年前,第一只三叶虫开始自豪地炫耀着它的眼睛。就在这两幅画面切换的这一瞬间,光敏皮肤已经演化为眼睛了。 引自 祖先之眼
4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