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你们了解,这世上的事物都犹如香蕉皮一般,对你无多大用处后,那时你们就能自在地来去世间,不会被各式各样、来来去去、令人愉快或厌恶的事物牵动、扰乱、苦恼。这是引领趋向解脱的道路。
我们修行的本质是去观察动机和审视心。你必须有智慧,不要有分别心。如果他们有不一样,别烦恼,你会因为森林里一棵弯曲的树,高度和直度都与其他树不同而懊恼吗?那是很愚痴的!别去论断他人,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变他们的重担,如果想改变任何事物,就去改变你的无明成为智慧吧!
所有的教导只不过是譬喻,用来帮助心灵看到真理,如果在心里建立起佛陀,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切事物,视一切事物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差异。
佛法一直在任何时刻示现着,但只有在心灵宁静的时候,我们才能了解佛法。
我们好像蛆一样啊,生命宛如落叶,心如雨水。
我像森林里的一棵树,充满了叶子、花和果实。鸟儿来觅食、筑巢,动物在树荫下栖息,然而树并不知道自己是树,只是顺着自己的天性,它只是它。
就像刚开始我们会被一个喜欢玩又吵闹的小孩烦扰得很厉害,进而责打他,但是事后我们会逐渐明白,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们会任他去玩。我们放下了,烦恼也就跟着消失了。为什么烦恼会消失呢?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接受了孩子的天性,看法也已经改变了,而且已经接受事物的真实面目。我们放下,然后心将会变得更平静。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正见。
每一把刀子上都有刀锋、刀背和刀柄,在你拿刀子的时候,可以只提起刀锋吗?或只有提起刀背或刀柄?刀柄、刀背和刀锋这几个部位都在同一把刀子上,当你拿起刀子时,这三个部位都会同时地被拿起。
同样的道理,假如你拿起了善,恶也必须随至。人们一味地寻求善,试图抛弃恶,但是,他们却没有学习非善和非恶。如果你没有学习非善和非恶,那么,你将得不到真实的知见。如果只取善,恶一样会跟着来;如果只取乐,苦同样随至。训练你的心,直到它超越善恶,而那就是修行完成的时候。
保持正念并让事物顺其自然,那么,你的心在任何环境中都将平静安详。好像森林中清澈水池般的平静,所有各类奇妙罕见的动物都会来取水饮用,你将清楚地见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然,你将见到许许多多美好、奇妙的事物的来去,但你却仍是平静的。这就是佛陀的喜悦。
小心,当快乐生起时,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被迷住了;当痛苦来的时候,不要失望,别让自己迷失在其中;要看清楚,苦和乐的价值是一样的。
许多人读到大学的程度,而且拿到了学位,在世间上也有所成就,却发现在他们的生命中仍似乎缺少了什么。虽然他们思想高深,聪明世故,心却仍然充满了小气和疑惑。就好像一只兀鹰:它飞得很高,但是,它吃的又是什么呢?
即使只有些许的直觉智慧,也可以清楚地看透世间法。我们会了解世间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老师。例如:树、蔓藤等等,都可以启示我们真理的本性。有了智慧以后,就不需要请教别人,也不需做研究。从自然中学习就足以让我们觉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