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与牛共舞
从1972年奥运会时就认识柯林斯的约翰尼·巴赫(Johnny Bac)说,柯林斯让他想起了阿道夫·鲁普教练有关教练只有两种类型的经典理论:一种是带领球队取胜;一种是激励球队取胜。柯林斯百分之百属于第二种。尽管柯林斯没有太多的执教背景,但他拥有无限的精力,每逢重大比赛,他都能站出来给球员打气。
活塞是一支狡猾而老辣的球队,他们尤其善于利用对手的弱点,放到公牛身上,这意味着活塞会利用身体冲撞和暗地里的小动作让年轻而缺少经验的球员失去理智。但这种伎俩在乔丹身上没有效果,因为他不是一个会被轻易吓倒的人。为了限制乔丹,活塞主教练查克·戴利发明名为“乔丹法则”的战术。无论何时,只要乔丹持球,就会有多名球员上来包夹防守,好消耗乔丹的体能。乔丹的抗压能力极强,他经常能在两三名球员的高压防守下投篮命中,但活塞的这个战术确实很有效果——在初期是这样的,因为公牛在进攻上没有太多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给了我一个让我走进篮球更高学府的机会,和我一起的,还有两个最聪明的人:约翰尼·巴赫和泰克斯·温特。过去五年担任阿尔巴尼地主队主教练期间,我试验了各种办法,想让比赛变得更平衡,球员间更有协作性,有一年我甚至让所有球员领取同样的薪水。我在阿尔巴尼担任主教练的第一年,球队拿到了联赛冠军,我发现自己在临场应变和激发球队最大潜能方面很有天赋。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作为教练,我的最大弱点是缺少正规培训。我没去过篮球大学,也没参加过夏季训练营,通常教练们都会在那里分享秘密。能与约翰尼和泰克斯一起工作,让我有机会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些被遗忘许久的旧战术是可以重获新生,并且在现代的比赛中起到作用的。
和温特不同,巴赫并没有让自己局限于一种战术体系。巴赫就是一本有关篮球战术的移动百科全书,他依靠智慧和摄影机般的记忆发明出那些能够赢下比赛的创新性战术。每当我坐在办公室里工作时,巴赫总会带着那些满是折角的书来到我办公桌前,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我从未听说过的天才教练。他还会拿录像带给我看,向我说明录像带里的NBA球队使用着多年前发明出来的战术。
有一次,我坐在录像机边,绞尽脑汁想搞清楚密尔沃基雄鹿队到底跑的是什么进攻战术,我把巴赫叫过来一起看录像。他看了一眼,说:“哦,那是加兰德·宾霍尔斯特(Garland Pinholster)的风车战术。”他接着向我解释,在五六十年代,宾霍尔斯特是全美最具创新性的教练之一。宾霍尔斯特在佐治亚州一所名为奥格尔索普学院的小型大学担任篮球教练,凭借自己发明的一套流动性进攻体系,他率队取得了180胜68负的成绩。对篮球失去兴趣后,宾霍尔斯特转而投身百货行业和佐治亚州政界。
主攻防守的巴赫,尤其喜欢通过展示军队影像和播放战争电影片段的方式,让球员为激烈的比赛做好准备。巴赫最喜欢的符号之一是黑桃A,据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陆战队员就是用这个符号向牺牲的战友致敬。如果巴赫在战术板上一个对手名字旁边画上了黑桃A,这意味着,无论何时这名球员持球,公牛的防守球员必须“干掉”他。
比其他人更懂得以上重要性的是泰克斯·温特,他是公牛教练组里另一个了不起的篮球专家。作为美国西岸篮球流畅打法的代表,泰克斯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三角进攻——或者他本人口中的三角低位进攻,这是他在南加州大学为萨姆·巴里教练打球时学到的一套进攻体系。尽管算不上三角进攻的发明者,但泰克斯对这套体系做出了一些关键性创新,其中包括,利用顺序传球引导出球员间的默契配合。同时泰克斯还是个才华横溢的老师,他设计出自己的训练科目,好让球员们熟练掌握篮球基本功。
泰克斯在他29岁那年,成为马奎特大学主教练,他因此成为NCAA一级联盟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两年后,他成为堪萨斯州大男子篮球队主教练,利用三角进攻,他让堪萨斯野猫队成为NCAA锦标赛的常客。彼时还只是球探的杰里·克劳斯在那段时间和泰克斯成了朋友,他花了不少时间待在堪萨斯的曼哈顿,从泰克斯那里学习篮球战术。克劳斯有一次对温特说,如果有朝一日他能成为一支NBA球队的总经理,他的第一份聘书就会送给温特。那时的温特并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几年后,当温特在路易斯安那州大立大学执教时,他在ESPN上看到了克劳斯被任命为公牛总经理的新闻。温特对自己的妻子南希说,下一次电话铃响时,电话另一头会是杰里·克劳斯。泰克斯说得没错。
有关三角进攻的另一个误区是:对于大多数球员来说,这是一套太过复杂的体系。其实,只要你掌握了基础,比起现在流行的各种复杂的进攻战术,三角进攻相当浅显易懂。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如何传球,学会正确地阅读防守。曾几何时,大多数球员在高中或大学就会掌握这些基本功,但在如今进入NBA的很多年轻球员身上,情况却不一样了。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教会球员们如何正确地打球。我们要从最基本的技术教起,从合理运球,到步法,再到传球。
泰克斯在这方面称得上大师,他制订出了一整套训练项目,教会球员们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功。他会训练球员们彼此在场上保持合理的空间,他能教会球员们按照基本原则在球场上协同行动。在泰克斯看来,你是乔丹,还是球队里地位最低的新秀,这不重要,能抓住细节的,才是最优秀的人。除非掌握了这些知识,否则泰克斯会一直追在身后督促你。
泰克斯是个喜欢励志格言的人,每一年,当着全队的面,他会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格言,向大家警示学习细节的重要性。 因为少了颗钉子,结果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结果失去了一匹战马。 失去了一匹战马,结果牺牲了一名骑手。 牺牲了一名骑手,结果遗失了一份消息。 遗失了一份消息,结果输掉了一场战争。 输掉了一场战争,最终覆灭了一个国家。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颗小小的钉子。
我不知道乔丹当时如何看待我说的那些话,但后来我了解到,他其实比别的球员更容易执教,因为他非常尊敬自己的大学教练迪恩·史密斯。为了赢得自己的第一座NBA总冠军奖杯,乔丹也愿意付出任何努力。
然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皮蓬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成长为领袖的过程。他靠的不是模仿乔丹,而是指导队友如何适应三角进攻体系,在队友遇到麻烦时能耐心地倾听,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乔丹不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很多球员对他也充满畏惧。皮蓬却是一个能和他们交流的人,是一个能在球场上照顾他们的人,就像史蒂夫·科尔说的那样:“斯科特能安抚你,而迈克尔则会鞭策你。”
于是,柯林斯决定让乔丹担任控球后卫,这么做的效果其实很不错,但另一方面,乔丹的得分选择受到了限制,承担组织责任也让他在常规赛就耗光了体能。
关于控卫难题,柯林斯和温特曾经爆发过激烈的争吵。温特建议,如果柯林斯能执行一套进攻体系,不一定非是三角进攻,任何一套成型的体系均可,如此一来控球后卫就不会来主导进攻。但在那时,柯林斯已经听够了温特那些持续不断的批评,所以他决定禁止温特比赛时坐在场边,同时限制他作为教练的一些特权。
克劳斯知道这件事后,他对柯林斯的判断力逐渐失去了信心,哪个正常人会弃泰克斯·温特而不用?看上去,球员们对柯林斯的信心也在逐渐流失。他对战术的改变实在太频繁了,经常在比赛进行中,柯林斯就会对战术做出调整。球员开始将进攻戏谑地称为“一日一战术”。
圣诞节前,我们在密尔沃基的一个客场比赛成了事件的转折点。柯林斯在上半场末段与裁判发生了冲突,随后被驱逐出场。交给我球队指挥权的同时,他还把战术板给了我。公牛当时大比分落后于对手,我决定使用全场紧逼防守,同时让球员在进攻上自由发挥,而不是照搬柯林斯的战术。公牛很快扭转了场上局势,我们最终轻松地赢下了比赛。
克劳斯后来告诉我,在那个系列赛进行到一半后,他向老板杰里·雷因斯多夫表示,公牛必须用一个有实力赢得总冠军的教练换掉柯林斯。
我自然非常兴奋,但芝加哥的球迷却不怎么满意。柯林斯在芝加哥很受球迷拥戴,在过去三年里,他把球队带到了全新的高度。当记者问雷因斯多夫,为什么他会做出如此冒险的改变?雷因斯多夫回答道:“道格带领球队取得了现在这些成绩,你不能说他对球队没有贡献。但是现在,我们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带领球队夺得总冠军的人。”
压力就此而来。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