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莎士比亚P46-48
我问他们:莎士比亚成功了吗?那位女子会永远活着吗?几个学生摇了摇头—毕竟那是四百多年前的诗了,但其他学生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我问他们,那名女子生活在什么地方。 “英国,”阿姆斯特朗回答道,他回答我问题的次数最多。 “那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 “大约在公元1600年。” “想想吧,”我说道,“四个世纪前,莎士比亚爱上了一位女子,并为她写了一首诗。他说要让她的美貌永存—这是他的承诺。现在是1996年,我们在中国,四川,就在长江边上。莎士比亚从没有来过涪陵。你们没人去过英国,也没人见过莎士比亚四百多年前爱过的那名女子。可就在这一刻,你们每一个人都在想着她 教室里一片静默。通常,涪陵充斥着车船的喇叭声和建筑工地的喧闹声,可在那一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在这一刻的静默里,既有崇敬,也有惊叹,我与他们感同身受。之前,我已经把这首诗朗了无数次。但直到我站在涪陵的这些学生面前,聆听着他们思考这十四行诗的奇妙时的静默,才真正地听到了它。 引自 第一章 顺江而下 3 师生一起研读文学,产生共情,大概是最好的教学效果了吧。
40人阅读
亲爱的白小兔呀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顺流而下P17~27
🥑从作者何伟对学生的日记和作文的摘录可以看出1996年的那群涪陵师专年轻人的思想。他们谅...
-
有中国特色的莎士比亚P44
对事物存在批判性思维,这是我至今依然要学习的东西。
-
中国的莎士比亚P46-48
-
有中国特色的莎士比亚P52
用丰子恺先生的话来说,是剪网。剪断所有附加联系,回归事物本身的价值。
-
P59
“我唯一的爱啊,从我唯一的恨中熊熊燃起! 要是不该相识,又何必相逢!”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