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却发现对生活无益,原因出在哪里?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读过很多书,却发现对生活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或者说你的生活并没有因读书而发生任何改变,以至于很多人甚至直接给读书扣上了‘’无用”的帽子。
那么,为什么别人可以通过读书实现精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却深感无力呢?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今天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提到:你所谓的读书,只不过是吸收了资讯,并没有经过理解,进而思考内化并因此受到启发。
什么叫做只吸收了资讯?
书中提到,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仅此而已。
举个简单例子,就在刚刚,我刷到一个新闻,一辆白色轿车因为还有3秒钟没有过红绿灯,引起后面黑色轿车司机的强烈不满,黑色司机为了报复,竟然把白色轿车逼停掀翻。
我们经常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看过也就看过了,这种"我只知道发生了这么一桩事"的行为,这就叫做只吸收了资讯。
但若是停下来思考一下,事故发生的原因,你可能会想到情绪控制的重要性。白色轿车的司机可能是新手,可能是老年人,可能比较小心谨慎,只要我们控制三秒的情绪,就可以避免一场牢狱之灾。
经过思考后,我们就会得到启发,关键时刻,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这就是思考后得到启发,经过思考后的启发,就可以用来指导我们以后的生活。
看新闻如此,看书也是同样的道理,书中有很多刷新我们认知的观点和概念,仅仅停留在"看过一个概念,知道一个观点"的层面,显然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帮助。
反过来,如果拿它去理解过去的生活,然后关联我们之前听过的道理,做过的事,就会形成反思,有了反思,就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见过一个作者,每次读完一本书,基本能产出5篇书评,写书评的过程就是思考内化的过程,如今的她,不仅靠书评读懂了书,而且还靠书评实现了副业变现,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
所以,不是书没用,而是本该用书指导生活的你,却仅仅用它获得了资讯。
杨绛说: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只有带着生活的感悟去读书,并用读书所学的道理去生活,才能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其实也是读书点亮生活的前提条件。
-END-
阿白读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读了很多书,却发现对生活无益,原因出在哪里?
-
想通过读书提高自己,却苦于没有方法技巧?别着急,这本经典之作助你一臂之力
文|阿白读书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句话:有文化的不一定会赚钱,没文化的一定不会赚钱。 对此,...
-
书读得不少,却总也记不住?分析阅读的4个规则帮你解决读书困惑
前段时间,有书友给自己喜欢的博主留言说: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每年大约读50本书,遗憾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