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色的乐园
然而,春雄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人来到这世上,接受教育,从事各种职业,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战争却将这一切轻易终结,岂不荒谬!生命,难道不是弥足珍贵的吗?所谓任务,所谓炮弹的落点与歼敌效率,何其冷血! 朱鹮的学名意味着,它是“象征日本这个国家的鸟"。这个学名起因于江户时代,德国医生西博尔德把朱鹮标本从日本带回欧洲。西博尔德对日本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回国时携带了大量动植物标本,其中仅鸟类就有八百二十七种,朱鹮便是其中之一 引自 一 朱鹮色的乐园 1950年,新潟县林务课要求佐渡支厅调查佐渡岛内朱鹮数量。
春雄自行调查表明,1950年冬季大约35只,1951年,跌破30只。
1952年2月,林务课公布佐渡朱鹮数量为24只。
1952年6月,春雄观察朱鹮六年多,解开栖息地之谜,归纳出栖息地的7个特点。
1952年11月中下旬,春雄在佐渡野外见到了22只朱鹮。
1953年3月1日,春雄在河崎的山里发现一只被捕兽夹夹住的朱鹮,在报警后,带回学校请兽医治疗。
1953年4月19日,朱鹮痊愈后入驻上野动物园。
1953年11月27日在春雄的努力下,佐渡朱鹮爱护会正式成立。
1954年2月末,春雄收到上野动物园关于朱鹮死亡报告和三份死亡诊断书。
1954年12月,佐渡禁猎区设立。
此后,春雄事迹受到媒体关注,但是并未给朱鹮的保护带来更多的帮助。一切宣传工作仍是春雄独自解决。
春雄反复研究,提出了朱鹮羽色的新见解。但却无人重视,连文章都无法发表。
农药的使用,栖息地的旅游开发,朱鹮数目大量减少。到1953年仅剩13只。
1956年3月,春雄的《佐渡岛之朱鹮》幻灯片及解说手册完成。8月鸟类爱好者在能登半岛拍摄到朱鹮照片。尔后确定,能登至少有5只朱鹮。
1957年秋,佐渡朱鹮数量减少到9只,一年后的1958年秋仅剩6只。同年11月春雄见到高野知晓了还有其他人在细致的照顾朱鹮,保护朱鹮。(此段很精彩)
1959年2月,春雄决心改造朱鹮爱护会。
1960年4月,春雄与一名学生一起,在小佐渡发现了朱鹮的栖息地和巢穴,其中有4枚卵,后孵出3只小朱鹮。
1961年1月,一只朱鹮在五泉市被误杀,同时在新潟县发现一只朱鹮饿死在荒野。
春雄关于朱鹮毛色的2篇论文刊登于日本鸟学会机关报《鸟》上,但并未引起重视,1961年起,青少年爱鸟俱乐部的孩子们为保护朱鹮捐款。
朱鹮被误杀,被野生动物捕猎等事件,数量急剧减少,越来越收到国家的重视,先后多只朱鹮被官方捕获,圈养。
1968年1月,宇治接受诱捕朱鹮子的任务。
人工饲养的朱鹮纷纷死去,宇治捕获的朱鹮子被命名为小金,宇治内心备受煎熬。
能登仅剩一只朱鹮,当地做出捕获朱鹮送至佐渡的决定,但多次失败以后,保护区时期到期,当地政府却不再作为。羽咋TOKI保护会,一名会员找到朱鹮巢穴记录下照片及求偶筑巢的画面,发至文化厅等机构,相关部门定于1970年2月再行捕获。
1月7日,终于捕获能登最后一只朱鹮,此地再无野生朱鹮。这只朱鹮被命名为能里,送到新潟。
而此时,春雄的朱鹮羽色变化研究终于受到一定的认可。
人们凑合能里和小金亲近交配繁殖,不久后能里即病死,人们解剖猴发现其体内有高浓度DDT等有机氯农药和水银残留。
多重因素,朱鹮栖息地不断减少,朱鹮迁徙至立间。
1969年,NHK播放纪录片《日本的自然——朱鹮》,因使用直升机拍摄朱鹮,受到朱鹮保护组织抗议。
1971-1974不断有雏鸟诞生,但种群数量依旧在减少。人工增殖依旧不成熟,1975年发现3处朱鹮巢穴皆有卵但却未孵出鸟。
连续几年有卵却孵不出雏鸟,1978年人们取出巢中卵,人工孵化却无结果,才发现是无精卵。
人们关于人工增殖和自然繁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1979年朱鹮仅剩五只。环境厅作出全部捕获的决定在多次失败之后,1981年1月,陆续捕获
五只朱鹮捕获后安然无恙,然而五只之中只有小绿是雄性,为人工繁殖的前景增添了阴暗。
小黄、小红陆续死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