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打越弱
鎮長 (死後火化該帶哪幾本書一起?)
最經不起消耗戰的是德國。儘管初期不斷取勝,但隨著納粹的殘酷種族政策,讓俄國人民的抵抗趨於激烈,國防軍的損失也日漸擴大,不斷折損的中層軍官與善戰老兵,導致戰力削弱,這種惡性循環讓戰爭的天秤在無形之中傾斜。此外,41年十月的時候,德國情報部即已發現,英、美的援助及時到位,讓蘇聯可以補充痛失的資源,而柏林完全無能為力。作者指出,當時已經有人向希特勒提出“用政治手段結束戰爭”。這讓我也想起了之前的閱讀中,史達林確實也有想過議和。不過兩邊動念的時間點可能不太一致,而且羅斯福跟邱吉爾肯定不會贊同。
另外,作者對元首為何要在珍珠港事變後跟著對美宣戰有個有趣的說法。他認為希特勒判定日本最終還是會輸給美國,所以他必須“幫忙牽制”,德國的宣戰會讓美國必須力分,製造出讓日本有勝利或拖成僵局的機會。而他在美國必將參戰的前提下,也可以多爭取到一些時間,來結束對蘇的戰爭。
45人阅读
鎮長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元首的苦惱你們不懂啦
對英作戰不是希特勒的初衷,這個解釋目前越來越“不新鮮”,主要是它漸漸為人所接受。所以說...
-
越打越弱
-
元首的英明你們不懂啦
41年的那個冬天,德軍怎麼撐過去的,或許希特勒的死守命令是「有功」,但更多的可能是可憐的...
-
他梭哈了,他輸了
42年發動的一連串作戰,作者認為這是希特勒苦思之後,唯一有機會勝利或者是打成僵局的解。透...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