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执法,让雷洋案不再继续 / 133
一旦执法活动成为运动,那么执法的瑕疵和缺陷也就不可避免,甚至可以被人轻易忽略。相信稍有年纪的人对于运动式的“严打”都不陌生。 “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余祥林案”“赵作海案”,哪一起冤假错案背后没有“严打”这种运动式执法的“宏大背景”呢? 也许有人会说,顾全大局,必须有所牺牲。但历史事实证明,这些代价根本就是狂的。 “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历史不断告诚我们当权力不受法律的约東时,没有人是安全的,包括执法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随时都会被推入权力的绞肉机。这种例子已有许多,值得每一个执法人员深思。 运动式执法犹如吸毒,一旦上瘾,就很难戒除当运动的发动者看到执法在短期内的巨大成就,也就很容易忽视执法中的缺陷,更难想到这将会对法治带来何种擢毁性的后果。当执法人员习惯了运动式执法的简单粗暴,也就很难再培养起对规则的尊重和敬畏。 当运动式执法成为常态,治安状况短期会有明显改善,但长期来看,甚至可能更加糟糕,社会治理成本将极大提高。违法犯罪者知道打击只是一时的,风头一过,一切都将照旧,而执法者对于日常发生的违法乱象也会选择性地忽略,他们已经习惯了 Loc 1350 46 引自 规范执法,让雷洋案不再继续 / 133 想到上海去年推行垃圾分类,到今年很多小区已经不再严格执行,不免唏嘘。
71人阅读
myc伊川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规范执法,让雷洋案不再继续 / 133
-
思想、言论和惩罚的边界 / 146
只有当思想变成行为,才可能进入刑法领域。比如,甲在杀人意图的折磨下已无法自拔,已经开始...
-
舆论真能绑架司法吗? / 174
司法真正忌惮的从来不是舆论,而是论背后那种提摸不定的权力意志。如果说舆论会干扰判决,那...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