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拖延研究25年
拖延成因: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缺乏自信;预计到过程与结果会令人讨厌;回报遥不可及,失去了其真实感或价值感;难以自我约束,包括容易冲动或分心。
我们更倾向于去追求那些令人愉快的和更可能取得效果的目标……我们最容易在那些目前令人讨厌、将来回报遥不可及的事情上拖延。 引自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你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机才能去从事一些你并不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且你很容易找到借口,将那些不是那么急迫的事情一拖再拖。 引自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但是这种自控力是会被消耗的,见《自控力》,所以必须有更加根本的动机与更加有效的正反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拖延者一直在为他们自己制造障碍,有些研究人员将它看成是“自我阻碍”的一个例子。等很长的时间才开始做一件事是“自我阻碍”的一个例子,在一件不可能达成的事情上花费太多时间是又一个例子,拖延者比非拖延者更容易在一件多半会失败的事情上坚持不放。 引自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告诉自己:就你现在的情况,你很可能将一件事拖延到以后做,而到时你也不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做事麻利的人,所以事情还是这件事情,你必须马上动手去做。还有,你可以通过马上采取实际行动而使目标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未来的我还是我。
增加一个人对成功的期望是减少拖延的另一个好办法。看着别人成功地完成任务也对你有帮助,因为这样做可以让你体验到那种成就感。 还有,提升某项对完成任务有用的专门技术也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从而帮助他减少拖延。 将一个大的目标切分为几个小的步骤是我们以及很多其他人都极力推荐的一个技巧,这样做会增加获得成就感的频率,因为一路上那些小目标的实现也会被看做是一种成功。 给那些小的中间目标设定最后期限也有助于让事情显得更加紧迫和突出。 引自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创造某个做事惯例,以减少必须做决定的次数。这个策略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观察的基础上:一个任务需要做决定的点越多,拖延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选择点的消除可以使人无需犹豫地执行某个常规安排,可以防止人们被耽搁在做决定的困境中。制订一个严格的行事日历并遵照执行是让做事“自动化”的一个例子。 引自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这里又类似于《稀缺》中将需要多次决定的事项一次决定的观点,减少做出正确决策的成本,《自控力》也如是说。这几本书以后有机会一起写一下。
总之:
因未来折扣、基于时间而非理性做选择、非理性乐观选择了短期利益。
所以需要:
减轻反感,增加对成功的期望,提升技能,远离诱惑,养成习惯。
62人阅读
豌豆公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拖延——逃避一种感受
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 四个...
-
对自己好一点
遇到阻力:是什么让我感到特别不舒服?这样做是否触及了我过去的某些东西?我是否正在面对某...
-
附录一:拖延研究25年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