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明清人师法宋诗
普遍以来,明清贬低宋诗的人都有一种直觉上,就是认为从格调上讲太坚硬了,不能流动。这种直觉是对的,也被很多人例如顾随指出来。经常被批评的人就是江西的三宗,黄庭坚、陈师道与陈与义。
第360页。引《李空同集》卷五十二《缶音序》:“黄陈师法杜甫,号大家。今其词艰涩,不香色流动。如入神庙坐土木骸,即冠服人等,谓之人可乎?”卷四十八《方山精舍记》云:“夫诗有七难: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然非色非神,宋人遗兹矣。”胡元瑞《诗薮》内编卷四:“宋人学杜,得其骨不得其肉,得其气不得其韵,得其意不得其象。至声至色,并亡之矣,神韵遂无毫发。”
札:这段材料被钱锺书引来证明宋人的诗不够香色流动。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美学“神韵”,是明人复古派指出宋诗的弊病。也就是钱锺书和刘若愚其他谈论的,拘泥于语言文字而没有融通。所谓有字无意,有气无韵。
黄庭坚的一句好诗。【名句】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宋黄庭坚 《题胡逸老致虚庵》 诗: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 《山谷诗集注》 一六卷128页)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 “蜀人石异,黄鲁直(庭坚)黔中时从游最久,尝言见鲁直自矜诗一联云: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是江山。’ 以为晚年最得意,每举以教人,而终不能成篇,盖不欲以常语杂之。然鲁直自有 ‘山围燕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余以谓气格当胜前联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卷五谓鲁直此二句诗为“奇语矣”,“得唐人句意”。
清代遗民,第368页“当时三遗老篇什,亭林诗乃唐体之佳者,船山诗乃唐体之下劣者,梨洲诗则宋体之下劣者。然顾王不过延袭明人风格,独梨洲欲另辟途径,舒为豪杰之士也。”
后来的桐城派学诗,恰恰看重了宋诗的生硬处。第371页,“且专法山谷之硬,不屑后山之幽。”
金石入画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四二,明清人师法宋诗
-
二九、竟陵诗派
第250页,“竟陵派钟谭辈自作诗,多不能成语,才情词气,盖远在公安三袁之下。” 引牧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