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草你不能采? / 164
人们之所以守法,更多是因社会习俗、道德规范的耳濡目染,不杀人、不盗窃、不奸淫,与其说是法律规定,还不如说是一种道德教化。 引自 路边的野草你不能采? / 164 法律是道德的载体,它永远不能忽视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 引自 路边的野草你不能采? / 164 刑杀不辜,谓之贼,国之大忌。 引自 路边的野草你不能采? / 164
37人阅读
尚书省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思想、言论和惩罚的边界 / 146
司马迁:其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予监史轻平者。 张汤:不入言而...
-
见死不救,该当何罪? / 159
法律不可能激进地改变社会现实,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在很多制度都不健全...
-
路边的野草你不能采? / 164
-
舆论真能绑架司法吗? / 174
司法真正忌惮的从来不是舆论,而是舆论背后那种捉摸不定的权力意志。如果说舆论会干扰判决,...
-
侠客心 法治路 / 185
个体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有许多隐秘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晓,因此个人对于正义的理解一定是片面...
> 查看全部2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