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Simplelife (阅读,行走)
读过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最能代表明代工艺风格的莫过于当时欧洲人以其产地命名的“china”——瓷器。诞生于元代的瓷器式样已经成为经典的代名词——将白色的薄胎瓷胚上釉后,绘以钴蓝色的纹样,再次上釉后进行高温烧制,最终形成一层如玻璃般透明而坚硬的表面。
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青花却不是。这种跨文化的审美趣味是由一个国际性的陶瓷市场催生出来的。对白底蓝纹的偏好最早起源于波斯。波斯工匠没有烧制真瓷的技术,但拥有能够在器物表面绘制生动花纹的钴类染料。了解了波斯人喜好的中国工匠利用自己超凡绝伦的上釉工艺,生产出了深受14世纪波斯市场欢迎的精细瓷器。对于青花瓷的大量需求部分得益于地方宗教的约束。《古兰经》禁止使用金银餐盘的炫富行为(朱元璋也曾对宗室下过同样的禁令),因此青花瓷便成了波斯富人宴客时首选的昂贵餐具。
元代瓷器的制造中心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今天,它仍然享有瓷都的地位。景德镇的发展得益于周边富藏的瓷石矿。碾碎的瓷石与其他配料混合后制成瓷泥,经过拉胚、上釉、烧制后成为瓷器。景德镇虽然远离长江下游的主要商业都市,周边水路却十分发达,利用舟楫之便,可将产品行销至江南各地。
5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