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与父母的共生关系,离开原生家庭魔咒
10/10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过去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们,都已成为过去。尽管这些经历可能对我们有很深的影响,但在成年后离开父母的那一刻,通常我们已经可以独立生存,不需要再依赖他们。在那一刻,我们完全可以为自己做出一个选择。告别过去最好的方式就是为自己选择一个未来。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胡慎之 很多年了,原生家庭像一口锅,背了很多我们不愿承担的自己的过错,我们成长路上很多问题都归诸于原生家庭,比如有人离婚就被分析为成长在一个不幸福家庭,父母关系不好影响了自己的婚姻,还有人胆小怯懦,归因于父母的粗暴对待…… 书中把这种叫和父母的共生关系,有的人尽管已经长大成人,但还是剥离不了被父母观念影响的纽带,好像小婴儿一样和父母共生。 确实,我身边很多例子说明了幸福的家庭培养出了比较有安全感的孩子,而父母对童年时的我们的态度也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走向,比如有个朋友尽管出生在高知家庭,但父母没有体察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简单粗暴的干涉反而使得孩子早恋,早婚,逃离父母,人生路上很多坎坷……但是这位朋友在人世间摸跌滚爬中慢慢修炼,从错误的婚姻中挣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获得了一份幸福的归宿,所以我们的人生还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 怎么走出原生家庭魔咒,除了很多自我成长,剥离与父母的共生关系,书中从心理学游戏角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方法: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全都写在一张纸上,注意是所有想说的话,只要想得到,全都写下来,变成给父母的一封信。同时再写一封信给自己,在信中给自己一个期许、一个愿望,再给自己一个承诺。人生需要仪式,经过这种正经的仪式,可能会强化我们心理的成长。
头顶一片天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和他人比较,从善待自己开始
8/10 做出改变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为自己做一些事。哪怕前面有很多挫...
-
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9/10 我们对对方的好坏,决定了对方对我们的好坏。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 ——《...
-
告别与父母的共生关系,离开原生家庭魔咒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