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同的符号汇聚集成各种系统,因而我们可以见到手势符号系统,身体运动模式系统、各种人工制品系统,等等。作为客体,符号和符号系统能超越“此地此时”中的主管意象表达,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客体化。就算是那些需要身体参与的符号,也具有这种“可分离性”。 引自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知识/ 045 在面对面的情境中,语言保有一种内在的交互性,这一点将它同其他的符号系统区分开来。……更进一步的讲,我能听到自己在说话:我客观地、持续地获得了自己的主观意义。于是这一主观意义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真实”。……在面对面时,对方的存在能以一种凸显的、持续的和前反思的方式为我所认识,可是在认识自己时,我必须要进一步的反思。然而再加入语言之后,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此时我自己的存在被我所说的语言客体化了。在我眼中,它变得庞大、持续,就如同对方在看我一样。这就是我能够自发地响应自己的主体性,无需费力反思来“打断”交谈。 引自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知识/ 045 我和他人都理所当然地接受日常生活知识的有效性,知道有什么问题冒出来一只我们无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时,情况才可能有所变化。……在某些脱离日常生活的情态(attitudes)中,如讲笑话时,或是在剧院和教堂里,或是在进行哲学沉思时,我可能会对日常生活知识提出一些质疑,但是这些质疑都不会太认真。……只有在这些准则失效、我在原本执行这些准则的世界中碰壁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在我眼中成为真正的问题。 引自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知识/ 045 P57——日常生活现实总是以一种清澈的方式呈现自己,在其背后却是一片黑暗。当现实的某些区域被点亮时,其他区域就被遮蔽了。……当涉及的社会关系比家庭关系更复杂时,这一点就更不用说了,这就附带地解释了一个现象:为什么独裁者总是焦虑不安。 引自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知识/ 045
7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