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150 表述
对自己说可能
但是没告知自己什么
“同一时刻在体验着你所说的那个东西”这个局面变得浓缩化、反身化、典型化、纯粹化、笛卡尔化了。我正在投入的与我反思的合而为一了,对现象学反思方法即时性的质疑被粉碎了。
独白 如同真空 突出地显示纯意向性的特点
(这个说有没有意义 why? 海 萨特突破 萨特 前反思的维度 不是面对自己,而是面对让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虚无 bad-faith 自欺 说服自己 有告知?(我的意识是不是完全对自己透明 (因为说了喜欢所以真的喜欢了? 好吧,这个与这个问题无关))
2、《象棋的故事》 7 独白中有没有告知?
独白 表述纯粹的现身
时间、空间有一种投射和保持,在这个“关注点”上应该是反思的。但即便这个关注点是被意识到的,毕竟在它不自觉地投射出的这种边缘意识和它不自觉地保持住的过去的边缘意识中,有一些是不被反思的,是以一种前反思的方式——或者叫下意识也好,叫边缘意识也好——据有它的
甚至可以说非反思的边缘恰恰是走在反思的意识之前的
为有意义的独白留下了可能
如果经过训练 能够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出入这种非反思的边缘境域
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独白
不只是反思意识主导局面 带有另外一些情境,或者在它的边缘情境之中,它可以对自己并不完全透明
可以出现对话距离 甚至是独白对话
重复太多 进入边缘域里头了 下意识里
意识形态的灌输最后能让你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你不自觉地就进入到它这个框架里来了
进入 思想斗争 不容易 如果要进行得非常原发、非常原本 更不容易
但毕竟有可能
胡塞尔认为意识结构是带有边缘的,在这个意义上,他对于独白的看法并没有充分体现他自己后来发展出的这个意向性的结构。
天才的可能—原本的综合 边缘境域里的原本的构成
历史上出现过这种人,他祈祷,最后这个祈祷不只是一种干巴巴的东西。这就是我说过的神秘主义,比如基督教神秘主义中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个祈祷到后来对他来讲确实是一种活的话语,他在跟这个神“说”,而且最后达到一个最高境界:他听到了神对他的回应。在他的意识中逐渐出现了一种“对话”,他和另外一方(叫他神也好,别的什么也好)的一种对话出现了,他确实能够听见某种声音。Ecstasy,还有trance,就是那种出神的境界,往往宗教创始人都有这个能力。他听到了某种声音,而这种声音往往是出自他的祈祷,他跟那个东西对话,最后形成这个格局。你可以说这是骗人。穆罕默德说整个的《可兰经》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他听到了安拉说的东西,然后写下来。 引自 7独白中有没有告知?——自己与自己下棋 同一时刻体验着这些行为 摆动 全反思 vs 后期生活世界……
讨论:
先于
潜藏的方式 “说”的可能 非反思的东西 后期 世界逻辑 世界意识
内时间意识的结构 前抛 后持 当场呈现的机制—泛化 过去的东西 被沉积下来
eg 抽象的悖论
一些无聊的无关紧要的摘录:
“……从早到晚你总是在期待着什么,可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就这样等着等着,什么也没有发生。等啊等啊,想啊想啊,一直想到脑袋发痛。什么也没有发生。” 引自 7独白中有没有告知?——自己与自己下棋 我真的经常和别人在相互误解的情况下继续将谈话进行下去,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提前似知而非地设定了对话内容的范围和对方大概要说啥(这是一种非对象的、非主题的、隐藏的前反思预构嘛?感觉还不太一样。),但设定错了。
(图文无关)
中中中螽螽螽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讲语言的表述与意义——一个现象学分析与本质直观的案例:《逻辑研究》的第一研究第一章 100-113
《逻辑研究》 第一卷 批判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 第二卷 六个研究 逻辑研究—对逻辑的本质 基...
-
113-128
一、表述:有含义的符号 表述的特征 meaning sense 弗雷格严格区别 胡塞尔这里差不多 从外延...
-
128-150 表述
-
148
-
-169 第三讲结束
一点尾巴: 无关联想: “神授说唱艺人”多自称在童年时做过梦,之后生病,并在梦中曾得到神...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