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立陶宛大公国(1569-1863)p30-31
近代早期的波兰民族观念比起之后的现代民族主义,它有时更排外,有时又更包容。它更排外是因为现代民族主义获得了所谓全体民族成员的支持,而近代早期的波兰政体则将有投票权的政治团体同被剥夺公民权的下层阶级区分开来。 引自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国(1569—1863) 近代早期的民族观念在政治领域却比现代民族主义更包容,因为后者要求的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而波兰-立陶宛王国保留了波兰和立陶宛的法律及行政机构。 引自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国(1569—1863) 而近代早期民族在个人领域更为包容,现代民族主义倾向于坚持民族身份应包含文化源头和政治命运;而近代早期的波兰认同则认为上层阶级可以在文化上倾向一方,在政治忠诚上倾向另一方。 引自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国(1569—1863)
55人阅读
Ruuuu_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立陶宛大公国(1569-1863)p30-31
-
第二章 立陶宛!我的祖国!(1863-1914)
大概就是说,立陶宛由最初的立陶宛大公国,到1569年卢布林联合变成波兰-立陶宛王国,再到1795...
-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维尔纳斯之问(1914—1939)
正如我们所见,“种族特征”和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没有必然联系。在维那城内,说白俄罗斯语的人...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