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学:无意识的天赋和有机体的生长
一. 自然天才
1. 爱迪生:生就的天才(自然天才)/造就的天才(人为天才)
自然天才:荷马、品达、写作旧约的诗人、莎士比亚等。“是人中奇才,只凭借自然才华,不需求助于任何技艺和学识,就创造出荣耀当时、流芳后世的作品。”
人为天才:柏拉图、维吉尔、弥尔顿等!“按照规则行事,他们的自然天赋的伟大受制于艺术的修正和限制。”
自然天才和人为天才的区别好比自然生长的植物和人工修饰的花园中的植物之间的区别。(p218)
(类似于广义的天才和狭义的天才?其实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没有分得那么细,往往把人为天才也归到自然天才一类。私以为,二者区别不在于需不需要,而在于是否依赖于后天的加工。自然天才也需要后天训练,不然就会伤仲永,但是他们不需要靠此成才;而人为天才则依赖于后天训练,即使再怎么经过后天加工也无法做到像自然天才一样。)
2.诗的灵感:(p220)
①.诗不期而至,不用煞费苦思
②.作诗是自发和自动的
③.作诗过程中诗人感受到强烈的激情,常被描述为欢欣或狂喜状态。(类似于柏拉图说的迷狂?)
④.对于完成的作品,诗人感到很陌生,并觉得惊讶,仿佛是别人写的一般。(啊我也会有这种感觉!有时候看自己曾经写的东西会想:这竟然是我写的吗?现在让我写可能又写不出了hhh)
3.雪莱认为,在灵感把握下创作的一首诗篇或一幅图画是突如其来,一挥而就的,并且是完整无缺的,这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件外来的礼物,而是因为它是从自身之中,从心灵中的一个既意识不到,也控制不了的地方长成的。(p223)(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也有点接近“胸有成竹”的典故,但却是柏拉图未提出的理论。)
二.柯尔律治与有机主义美学
1. 有机论的历史。一种艺术类别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学,若当成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可被认为是有如一部单一作品在个体艺术家的想象中长成的一样适时长出的。(p252)
2.有机的估价:有机体的成长是一种没有终结的过程,这就滋养了不完整的允诺,崇尚残缺的感觉。
只有“机械的”统一体的各个部件才能明确地确立和固定。而在有机整体中,我们所能发现的是由各种有生命的、不确定的和不断变化着的成分的内在联系的复杂体。(p254)
柯尔律治:“其丰满性是根据它的整体性中所包含的部分的多样性而决定的。”(p255)
雅典戏剧与莎士比亚戏剧之所以不同,关键就在于“前者在本质上把多样性进行了严格的分类;而后者则正长于此(多样性)。”(p255)
根据有机论的观点,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他的戏剧素材的多样化,以及表面上的不和谐性:他把悲剧和闹剧、欢笑和眼泪、卑下与崇高、国王和弄人、格调高的和低的、怜悯与双关等调合成一个整体;并在崇高的悲剧中把人同时描写成世界的荣耀、笑料和哑谜。(p256)(绝妙的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莎士比亚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在喜剧中融入悲剧、闹剧色彩,例如《威尼斯商人》,也在悲剧中融入喜剧、闹剧色彩,例如《哈姆雷特》,此乃文艺复兴的创新之处。例如哈姆雷特,他既是高贵的王子,又是延宕的复仇者和忧郁的受害者。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多重人格和戏剧一样具有多样性和冲突性,莎士比亚正善于在这种冲突性中塑造人物,推动情节。)
“我们可以在同一尺度上,把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亚作业比较:前者具有一种完整性,一种令人满足性,一种卓越性,心灵可以在这上面得到寄托。而在后者身上,我们却看到各种材料混合的多样性,其中有伟大也有渺小,有庄严也有卑俗,不妨说,还掺杂着某种令人不满的东西,或是缺乏完美,然而他却使我们有希望得到进步,因而我们不愿意牺牲这些来换取心灵的那种寄托,这心灵只是在回味各种对称的形式,默默无声地欣赏优雅。”(p256)(很有意思的对比!!之前没想过这二人还能对比。可以将二人的对比归结为完整和完美何者更重要。索福克勒斯代表完整,莎士比亚代表艺术上的完美(不是至情节上的那个完美,艺术上的完美反而使情节缺乏完美)。其实二者各有优劣,但此处柯尔律治显然认为完美比完整重要。)
3.天才无论怎样不受先在概念的制约,都永远摆脱不了规律的制约;知识、苦功,以及思考后做出的判断,作为创造的预备条件或伴随物,仅是获取最高美学成就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出自想象的作品最终必须自发地形成独立的生命体,并像树木生长一样,经由其自身的能量产生出它的最终形式。这样,天才便在“它自身独创性规律”的约束下行动,所创造的作品每一部都是独一无二的,于是它便提供了某些规律,他自己的作品也必须根据这些规律而判断。然而这些规律都具有普遍性,他自己也必然服从这些规律,因为他的作品是根据有生命的宇宙的秩序而进行的。……从理论上说,一部艺术作品需要得到众人的欣赏,然而又必须同现存的任何一种艺术品判然有别。(p260)(天才的创作也不是完全架空的,只是在立足于基本规律之后,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自己的力量)成为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也是创新作品和平庸作品之间的区别。)
勉之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浪漫主义理论诸家论:雪莱、哈兹里特、基布尔及其他
基布尔:宣泄 情感会导致某种精神压力,压制情感会得病,吐露出了才能治好——这种说法历来是...
-
第七章 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学:机械论与有机论
一.18世纪文学创造理论(p184) 1.心灵的基本成分:经验主义心理学在方法上是彻底的元素论,...
-
第八章 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学:无意识的天赋和有机体的生长
-
第九章 作为个性展示的文学
1.基布尔认为,真正的诗必能实现各种相互冲突的动机——个人情感和企求获得想象性满足的欲望...
-
第十一章 浪漫主义批评中的科学与诗歌
1.边沁发现,诗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它打开了通往最终的更痛苦的道路,从而彻底地抵消了直接...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