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智遊戲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我不知道蟑螂會不會作夢。如果會,我想在牠們的惡夢中,扁頭泥蜂(jewel wasp)應該是重要角色吧。這種嬌小的獨居熱帶黃蜂,對人類來說真是微不足道。畢竟牠不會操控人類的心智,讓人類自願擔任牠後代的新鮮大餐,但是牠們對毫無戒備的蟑螂會幹這種事。這種黃蜂真的是應該出現在恐怖電影中的角色,絕不誇張。扁頭泥蜂和其他同類的黃蜂是恐怖電影《異形》中,從身體裡爆出來的怪物的靈感來源。這是個簡單卻怪誕的故事:黃蜂控制了蟑螂的心智,讓蟑螂作為後代的食物;黃蜂奪走了蟑螂的恐懼感或是逃脫的意志,讓蟑螂接受命運的安排。不過與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的劇情不同的是,並非無藥可救的病毒讓健康的蟑螂轉變成沒有心智的殭屍,而是黃蜂的毒液在搞鬼。這不是普通的毒液,這種毒液就像是毒品,作用目標是蟑螂的腦。
==========
腦基本上就是一群神經元,人腦和昆蟲腦都是如此。我上一章介紹過,有幾百萬種毒液分子可以啟動或關閉神經元,當有些毒素並非作用在周邊神經系統(連接肌肉和其他組織的神經元),而是受到嚴密保護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並不會出人意料。有些毒素突破了生理上的重重障礙,從遠端的注射位置出發,穿過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進入受害者心智所在的腦部。有些則會直接把毒液注入腦部,扁頭泥蜂就是這樣對付蟑螂的。 說到使用麻痺作用以外的神經性毒液,扁頭泥蜂是個漂亮又恐怖的例子。這種黃蜂的體型通常比受害者小很多,會從上方攻擊,俯衝而下用口器咬住蟑螂,同時將產卵管(ovipositor,位於胸部,在第一對腳之間)刺入蟑螂體內。在幾秒鐘之內,毒液分子迅速發揮作用,使得蟑螂暫時麻痺。這時黃蜂可以好好瞄準,再刺進下一針。黃蜂經由長長的產卵管,把改變心智的毒液注射到蟑螂神經結中的兩個區域,這個神經結相當於昆蟲的腦。 黃蜂這根刺有著完全配合受害者的精良設計,能夠感覺蟑螂腦殼下的狀況,直接把毒液注射到腦中的適當部位212。這根刺會根據蟑螂頭部的結構與化學成分,找到適當的地點穿過神經結鞘(ganglionic sheath,相當於蟑螂的血腦障壁),在精確的位置注入毒液。注射毒液的兩個部位對黃蜂而言非常重要。科學家以人工方式把蟑螂的這兩個部位切除,好看看黃蜂的反應,發現黃蜂會花很多時間用插入的針努力尋找這兩個已被切除的部位213。 毒液注入後,心智控制便展開了。首先,受害者會打理自己。當蟑螂從針刺導致暫時性麻痺恢復過來後,便會用前腳一絲不苟地開始清理自身,耗時約半個小時。科學家指出,這是由毒液引發的特殊行為。刺穿蟑螂頭部、用平常的方式壓住蟑螂,或是蟑螂只接觸到黃蜂但沒有受到針刺,都不會引發這樣的清潔行為214。如果大量的多巴胺(dopamine)進入了蟑螂腦部,也會激起牠突然想清潔自己的欲望,因此科學家認為,毒液中類似多巴胺的分子可能造成蟑螂這種害怕病菌上身的清潔行為215。這到底是毒液造成的有利效應還是副作用,目前還在爭辯中。有些人認為,這種行為可以讓要變成大餐的蟑螂身上沒有真菌和微生物,因為黃蜂的幼蟲很容易受到感染;其他人則認為,這只是要讓蟑螂分心一陣子,如此一來黃蜂才有時間打理蟑螂的墳墓
==========
多巴胺是種很有趣的化合物,在許多動物的腦中都能發現,包括昆蟲和人類。對動物而言,多巴胺引起的效用非常重要。在人腦中,多巴胺屬於「報償系統」(reward system),令人愉悅的事物會引發多巴胺大量分泌216。多巴胺能帶來良好的感覺,這很棒,但也和成癮性行為有關,古柯鹼之類的非法藥物引起的「嗨」感也是經由多巴胺造成217。我們當然不可能知道當蟑螂的腦中充滿多巴胺時,牠是不是處於昆蟲的極樂之中,不過我喜歡這種想法。想到蟑螂在面對恐怖的結局之前一點快樂都享受不到,這實在是太可悲了。 蟑螂在清理自己時,黃蜂會飛走,找尋適當的地點。她得找一個黑暗的洞穴,好容納殭屍化的蟑螂大餐和自己的孩子。找到適合的地點並且整理妥當,這得花些時間。大約三十分鐘後,她回到蟑螂這裡,這時毒液的效果已經發揮出來了,蟑螂逃脫的意志已經消失218。理論上這個狀況只是暫時的,如果你把中毒的蟑螂和那隻要下蛋的黃蜂分開,不讓蟑螂身上有卵孵化出來,那麼殭屍化的狀態會在一個星期後逐漸消失219。很不幸地,對已經中毒的蟑螂來說,一個星期實在是太長了。蟑螂在腦部恢復正常之前,早就因為體內塞滿黃蜂幼蟲而死亡了。 蟑螂的行動能力依然保持完善,可是蟑螂沒有想要運用這份能力。毒液不會麻痺蟑螂的感覺,而是改變腦對感覺的反應。科學家指出,觸摸蟑螂翅膀或是腿部所造成的刺激,在正常狀況下會引起蟑螂的逃避動作。殭屍化的蟑螂體內,這樣的訊息依然傳遞到腦部,卻無法激起反應行為220。這是因為毒素讓某些神經元安靜下來,無法活動與產生反應,使得蟑螂的恐懼感突然消失,願意被活埋與生吃221。毒液的這種活性來自作用於GABA門控氯離子通道(GABA-gated chloride channel)的毒素。
==========
GABA是γ-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的縮寫,對昆蟲來說是最重要的神經傳遞物,人類也是。如果神經元活動像是場派對,那麼GABA就像是來掃興的傢伙。GABA能壓抑神經元的活動,是因為它會刺激氯離子通道的開啟。氯離子通道打開時,帶負電荷的氯離子便開始流動。氯離子傾向和帶正電的離子在一起,當鈉離子通道打開,氯離子通道也跟著打開,這樣氯離子通過細胞膜的速度便和鈉離子通過的速度一樣快,使得鈉離子比較不容易引發神經元傳遞訊息所需要的一連串反應。就算神經元接收到「啟動」的命令,動作電位半途便會停了下來。不過GABA並不是競爭型抑制劑(complete inhibitor),氯離子通道不會全都跟著鈉離子通道變化,所以如果刺激夠強,便能壓過氯離子通道的效應。黃蜂利用了這個抑制系統,讓蟑螂受到自己的控制。黃蜂的毒素中含有GABA和另兩種也能啟動同一種氯離子受體的化合物:β-丙胺酸(β-alanine)與牛磺酸(taurine)222。這兩種化合物能讓神經元把GABA吸收回去,增長作用的時間。 雖然這兩種化合物可以切斷腦部活動,讓黃蜂的獵物不會逃跑,但是它們無法自行抵達要發揮作用的部位,黃蜂得直接把化合物注入到蟑螂的神經結中。所幸對黃蜂而言,大自然有一種便利的巧合:同樣的毒液也能讓蟑螂腦部殭屍化,就像變魔術般令蟑螂暫時麻痺,好讓黃蜂接著刺第二針。GABA、β-丙胺酸與牛磺酸也有辦法暫時抑制運動神經元的活動,因此黃蜂只需要一種毒液便能完成兩件工作。
==========
現在黃蜂的獵物已經靜止下來,黃蜂會咬掉蟑螂的觸鬚,喝點蟑螂美味營養的血液。接下來她把殘留的觸鬚當作套在轡頭上的韁繩,引導受害者前往牠最後的安息之地。到了洞穴中,她會在蟑螂的腿上產卵,然後封起洞口,離開
==========
黃蜂的毒液除了控制心智之外,還有更狠的最後伎倆。當蟑螂靜待不可避免的末日降臨時,毒液會讓蟑螂的新陳代謝減緩,這樣才活得夠久,黃蜂幼蟲便一直有新鮮的肉可吃。測量新陳代謝速度的方法之一是計算氧氣的消耗量,所有動物(包括人類)在利用儲存的食物或脂肪產生能量時,需要消耗氧氣。科學家發現,被刺的蟑螂在氧氣消耗量上,要遠低於牠那些健康正常的同伴。科學家本來以為這是因為安於現狀的蟑螂活動減少了,不過與用藥物或是以剪除神經元方式造成麻痺的蟑螂相比,被針刺的蟑螂活得更久223。蟑螂活得更久的關鍵似乎是水合作用(hydration),不過毒液是怎麼辦到這點的還不清楚。可以確定的是,當幼蟲孵出來之後,已經有現成的大餐可以吃了。不久,新生的黃蜂從洞裡爬出來,只留下蟑螂的屍體。
==========
扁頭泥蜂毒液只是這類極端神經性毒液的例子之一。同屬泥蜂這一屬的黃蜂有一百三十多種,包括最新發現的催狂泥蜂(Ampulex dementor),這個名字取自《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小說中阿茲卡班監獄的獄卒催狂魔(dementor)224,他們會吸取靈魂。泥蜂所屬的這群黃蜂,多樣性高而且種類繁多,至少有數十萬種,牠們以強大的心智控制力量聞名,所有泥蜂的生活史都讓人不寒而慄:成蜂就如同其他的黃蜂和蜜蜂那樣吸蜜飲露,但幼蟲吃的是其他動物。牠們並非完全獨立生活,也不是完全寄生,而是類似寄生生物,所以科學家稱牠們為「擬寄生生物」(parasitoid)
==========
在印度231,含有一小撮乾燥蛇毒粉末的飲料(黑話叫做K–72 或K–76),就要比其他同分量的非法藥物貴上五到十倍。根據地方官員的說法,這種藥物之強烈,讓使用者「嗨到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在做何事」。有人說在不造成傷害的劑量下,這種毒液能夠讓人的感覺增強,精力大增,就像是嗑了古柯鹼。由於價格高昂,所以在印度富有的年青人間特別受歡迎。
==========
在印度有些城市裡,你可以花錢讓自己被蛇咬。有些供應商是個體戶,有些則隸屬「蛇窟」(snake den),這是從「鴉片窟」(opium den)來的詞。客人可以在那些髒汙的房舍中,沉溺於由蛇毒引發的麻木恍惚感幾個小時。在印度許多大城市裡,蛇窟的數量之多,已經使得社區安全亮起紅燈。一些蛇窟宣稱有各種毒蛇可供挑選,每種毒蛇分出級別,以提供輕微、中等或強烈的效果238。少數願意描述這種體驗的人說,蛇窟會提供各種蛇,包括眼鏡蛇、青環蛇或是其他蝙蝠蛇科的毒蛇。不論是在蛇窟或是其他場合,雖然這些蛇的毒液是作為娛樂之用,但都有致死的危險,有些甚至是惡名昭彰的毒蛇,每年都讓數千人喪命。
==========
從為了好玩而讓自己中蛇毒的人所得到的資料中,沒人說自己的傷口腫脹,顯示這些毒蛇基本上沒有出血性毒素,而是具備各式各樣的神經性毒素,這是蝙蝠蛇科的特徵。有些常用來咬舌頭或是腳趾的種類,每年造成了數千人死亡。
==========
雖然佛萊親身體驗過神經性毒素的迷幻效果,但是他懷疑關於使用娛樂性蛇毒的報導,特別是在俱樂部中服用毒液粉末這一點。他說,蛇毒粉末不太可能會引發什麼興奮效果,因為人類的胃能輕易地消化蛋白質,就算是那些會在血液中引發大混亂的蛋白質也一樣。所以,乾燥後的毒液放進酒精飲料中,只會被人體的消化道摧毀。事實上,很久以前人們就知道胃能分解毒液了。在羅馬內戰時期,小加圖(Cato the Younger)旗下的士兵拒絕飲用被毒蛇包圍的泉水,他們害怕水中有毒。傳說小加圖向這些士兵保證:「毒液只存在蛇的口中,牠們以毒牙送出死亡,但是杯中之水不會致死。251」佛萊認為,那些娛樂性「蛇毒粉末」能夠引發那些傳說的效應,其實裡面含有其他毒品;毒販把自己賣的東西稱為「眼鏡蛇毒液」,純粹是因為聽起來比較誘人而已。
==========
有些毒液中的成分真有此能力,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蜜蜂毒液中的蜂毒神經肽(apamin),它能關閉鈣離子依賴型鉀離子通道(calcium-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使得神經元比較容易激發258。高劑量的蜂毒神經肽會引起顫抖與抽搐,但在低劑量時會引發有趣的現象。在大鼠身上進行的實驗顯示,注入蜂毒神經肽後,大鼠的學習和認知表現有所提升259,這顯示它可以影響哺乳動物的心智。大多數研究指出,蜂毒神經肽能作用在前額葉裡釋放多巴胺神經元的受體上,讓這些神經元對刺激更敏感,或是對抑制訊息較不敏感260。換句話說,就算只是注射到身體裡,蜂毒神經肽也能通過血腦障壁刺激腦部的報償系統,這是娛樂性毒品的共同特徵。
==========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至少部分毒蛇毒液中的分子有辦法通過血腦障壁,這些分子或許可以說明那些人被咬之後為何會有快感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就是為了方便吃掉你
堪薩斯州有個家庭和兩千多隻遁蛛共同生活了多年,沒有人被咬傷過,後來覺得這潛在的威脅實在...
-
第七章 動彈不得
細胞基本上像是微小的電池,細胞膜是分隔兩種帶電量不同溶液的障礙物。細胞裡有比較多鉀離子...
-
第八章 心智遊戲
-
第九章 致命的救星
你必須配合疾病,仔細挑選毒液。」有各式各樣分泌毒液的物種可以挑選,毒液的潛力可說是無盡...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