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并不以"独创"来体现其创作力
董其昌所提倡的有意的"变",很难与无意间产生的变异划清界限,这种非刻意造成的变异,可能在后代画家仿前人风格时发生,或者因为画家性情不同,以及因为绘画技法不够高妙而引起。董其昌的作品无法令我们相信,他有 能力随心所欲、惟妙惟肖地模仿古代大师的作品。 张宏比董其昌更能肖似地仿作古画。他的模拟能力不仅有助他临摹古画,同时也裨益他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但是,若以绘画的趣味来看,则他的临仿之作并不如董其昌的作品来得有意思。他告诉我们夏珪或倪瓒的山水面貌如何.就好像他告诉我们句曲山是怎么模样一般,然则,董其昌却为我们创造了许许多多前所未见的新世界。 董其昌所创造的世界虽新,但却又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熟悉感∶古人原作的风格意象依稀犹存,足以与董其昌的改造创新之作交叠,并显现出来。他的作品一旦创造出来,便成为一可被界定的风格系列中的新成员——这是"仿"的主要优点——再者,就某种意义上而言,借着其与古人画作间的援引关系,这些仿古创新的作品也因而设定了自己在艺术史上的坐标。与过去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确立了今日的存在。 画家并不以"独创"来体现其创作力,而是在自己所选定的传承之内,继续以往一贯的创作活动,从而在这一古代大师亦受褒贬和赞赏的价值品评体系中,愈趋完美。 引自 第二章 董其昌与对传统之认可
55人阅读
竹光侍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画不以宋元为基,则如弈棋无子
以上的排比仅约略地拟想了董其昌在作画时所可能有的预想,也就是少数的文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
-
画家并不以"独创"来体现其创作力
-
董其昌与塞尚的“拙”(rough)
当"仿"给予画家某些限制时,却同时也为画家抵消了一些其他的束缚,带来了解放的作用∶只要声...
-
译古作为新风
或许有人会想到毕加索(Picasso)改作格吕内瓦尔德(Grünewald))、或普桑( Poussin)以至...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