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仓庚
读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在叙述中,蛤蟆有机会全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以往,当他回忆过去时,那些发生过的事件都只是孤立的闪回,无法拼在一起。 但现在,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慢慢地,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蛤蟆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 可反过来,想到每一个全新的时刻都意味着独一无二的机会和挑战,又让人无比激动。蛤蟆认定,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他决定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一点儿。 引自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正是如此,”苍鹭说,“只不过我们现在讲的是你个人世界的心理视角,这个视角在你心里深藏不露,可以说是来自你灵魂的深度。” “那么,我看到了什么?” “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引自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而且永远都是“挑剔型父母状态”。这些人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时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当然了,有时候他们会摆出养育型父母的姿态,说些诸如我比你更心痛’或“我是为你好之类的话,但大部分人都能听出这是虚情假意。不过,关于这类人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他们从来不会抑。 “为什么呢?”蛤蟆有些吃惊。 “因为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引自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40人阅读
仓庚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我的父母状态在哪儿?说实话我觉得我压根儿没有。我几乎从不发火,是真的,苍鹭。我不跟人生...
-
第九章 秘密协议
“关于“成人状态,你能再说说吗?”蛤蟆问。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
-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
第十五章 最后一次面谈
“我的意思是,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你不能说“好了,...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