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5
什么构成真正的人类?也许与我们共生的其他物种更清楚这一点。 我们经常把人与机器的互动类比成人与动物的互动。作为同样拥有智能的生命体,人和动物各有所长。在这个系统中,共生成为一个双向沟通的问题。人掌握着度量权,但共生状态不是由我们单方面决定的。有时候,与其控制共生体,不如调整我们自己的尺度。 自从人类选择与猫共生,猫所期望的只是食物、饮水和保护。但是人的期望就太多了。我们起初要求它们清除啮齿类动物, 随后又要求它们陪伴;我们把猫关在家里,却发明猫爬架和猫砂,意图营造一个接近自然栖息地的环境。人类企图全面干预猫的进化过程,甚至控制猫的免疫系统。猫应该多大开始打疫苗?要打哪些疫苗?是每年一次,还是三年一次?要不要打强化针?只打核心疫苗够吗?互相矛盾的猫免疫指导手册频繁更新,饲主则像焦虑的家长,生怕自家的猫输在起跑线上。 人类习惯了移情,总以看待人类幼崽的方式对待猫。但猫的免疫系统和独立生存能力远比饲主想象的强大。经过数千年的豢养,猫的大脑和身躯仍然接近野生状态。对于“人猫共生体”来说,一旦猫跨越了家门这个共生的结界, 就会切换到野猫状态,共生关系也就此瓦解。我不止一次睡眼惺忪中看见我的猫把罐子打翻,用前爪把猫粮勾出来吃。 我想,或许终有一天它们会像 《爱·死亡·机器人》里讲述的,独立进化出对生拇指,自己打开猫罐头。这是猫对抗人类干预的结果,或许也是我们这个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引自 万物的尺度 作者家的两只猫,张小墨(左)和张小黑(右)
7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