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物学如何变成了病理学:僵直
大脑新皮层罪责难逃
为什么人类不能像动物那样自由自地在不同的反应剑切换呢?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那高度进化的新皮层(即理性大脑)。它非常复杂、非常强大,它可以通过恐惧和过度控制,对“爬虫类大脑”生成的微妙的恢复性本能冲动和反应进行干预;它还尤其会轻易地忽略我们的一些温和的本能反应——比如那些引导我们释放能量从而实现创伤治疗的反应。能量释放由这些冲动发起并驱动能量释放过程。新皮层必须详细阐明这些本能信息,而不是控制这些信息。
新皮层并不够强大,不足以忽略机体对威胁和危险做出的本能的自卫反应。从这方面来看,我们人类其实仍与我们的动物本性密切相连。然而,动物并没有高度进化的新皮层来干扰它们,所以它们能通过能量释放过程重新恢复机体的正常机能。人类之所以出现心理创伤,是因为本能循环过程已经启动,然而却因为受到阻碍而没有完成整个循环。如果推动这个循环过程实现完整循环的本能反应被新皮层否决了,人类就会遭受心理创伤。
恐惧和僵直
一般情况下,僵直反应在动物身上的持续时间非常有限,基本是瞬间到来,瞬间消失、人类的僵直反应不会那么容易自行消失,因为被所在神经系统中的大量能量被恐惧和担忧这些情感囚禁起来了。结果是由恐惧和僵呆构成的恶性循环圈接管了这种能量,使整个反应过程无法正常结束。如果因为被阻碍而无法正常结束,这些反应就会形成创伤症状。正如恐惧和愤怒标志着僵直反应的开端一样,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这种反应的萦绕不去——虽然切实的威胁已经消失。
在创伤后焦虑中,僵直状态主要在内部力量的作用下持续。强烈的反击冲动如此骇人,以至于受创者常常会将这种冲动内化,对准自己,而不是将之从外部发泄出去。这种内爆式怒火会表现为焦虑性抑郁已及各种各样的创伤后压力症候。跟那只疯狂地试图逃脱,但却被抓住,又成为囚徒的鸽子一样,渐渐走出僵直状态的心理创伤受害者常常会受困于自己的恐惧——害怕突然恢复活力、害怕自己会出现暴力。他们深陷在恐惧、愤怒已及僵直构成的恶性循环中无力自拔。他们为全力出逃或疯狂反击做着准备,却又因为害怕会出现针对自身或他人的暴力而继续深受抑制。
僵直反应给人的感觉就像死了一样,这个事实就是人类无法充分拥抱这种“体验感受”直至其完成整个自然过程的另一个原因。人类害怕这种感受,他们会竭力阻止僵直反应完成整个过程。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既无法进入也无法忍受摆脱僵直状态,所以心理创伤症状就会日渐累积、滞留,并愈来愈棘手。
如果我们能容许自己体验仿佛被“冻住”的类似于死亡的感觉,并同时能接触伴随这类状态而来的痛苦,那么我们就能够在僵直状态中自由出入。不幸的是,这种事儿并不是“咬紧牙关忍一忍”就可以做到的。机体会很轻易地既从外部也从内部感受到危险。随着僵直反应发展成恐惧、愤怒或死亡体验,我们的情绪也会非常激动,正如我们在事件发生时的反应一样。从僵直状态中走出,方法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一步步通过“体验感受”感受它。记住,虽然看起来这个过程十分漫长,但是其实从僵直状态中走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是非常短暂的。
从生理层面来看,后来出现的每次僵直体验和再僵直体验都跟初体验相同;但是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每一次进入僵直状态时,被调动起来应对这种局面的能量总量会增加,这是由于再进入僵直状态带来的累积效应。新增加的能量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更多创伤症状。僵直反应并不仅仅会转变成慢性、长期症状,它的强度也会增加。随着被“冻结”的能量不断累积,那些竭力想要盛容这些能量的症状也会不断累积。
如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在创伤的影响下
在梦境、神话故事以及各种传说中,人们常常用马来比拟人的身体及其本能属性。有趣的是,当美...
-
第七章 动物体验
现在我们转向大脑中对床上来说极具重要性的一个部分。每个动物的大脑中都深藏着一个“爬虫类...
-
第八章 生物学如何变成了病理学:僵直
-
第九章 从病理到生理的转变:“解冻”
第八章中探讨的如火山喷发般的创伤能量被困在恐惧和僵直状态合成的枷锁中。要想从创伤中走出...
-
第十章 创伤反应的核心
要不了多久,构成心理创伤内核的其他三种要素——收缩、解离和绝望感——就会运转起来保护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