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内部人士的吐槽
当分区部门第二次摇动骰子,这次,我发现自己被摇到了家老派的医院。如果形容祖父母很“老派”,你可能是在委地说他们还有种族歧视的偏见,但在医院语境中,“老派”意味着“不提供支持”,你全都得靠自己。 我感觉自己从儿童跑道直接来到了舒马赫飞驰其上的极品赛道,这家医院培养新人的策略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就是 看就会,会就做,做就成”。看别人摘除输卵管或者进行超声波卵巢检查后,就意味着已经培训过你了。假如认为这是噩梦,那你就错了,因为这还是在这家医院里最好的情况,“看就会的环节经被略,就像夜店所的情的会中没有前戏一样。 引自 住院医生——岗位二RESIDENT-POST2 一看就会,一学就废。正如医学生和医生之间只差一个字却差别很大!
一位实习医生昨晚出现在了急诊室里,因为服用了过量抑郁药物而自杀未遂。对此医生们好像都麻木了,唯一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这种事发生的频率居然不那么高一一想一想,你身担沉重的责任,几乎没人指导,而且没有一丁点儿心理助措施①。你累到半死,不断挑战着自身极限,可总是感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当然,有时候这只是一种错觉,你得其实挺好的一但有时候你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就像今天这位实习医生一样,很幸运,她吃的是一种对人体完全无害的抗抑郁药。在其他领域,假如有人因为工作而自杀,至少应该对相应情况进行调查,然后竭尽全力阻止相同的事情再发生。可在这儿呢,没人说一句话一一真相早就传开了,我们就像在学校操场上窃窃私语的小孩儿一样。我很怀疑,假如她不幸去世,医院是不是连封告知邮件都懒得发给我们。我这人很难因为什么事而震惊,但医院对待自己职工的这种顽固不化的冷漠总是让我惊讶万分。 ①2015年,医疗保障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5%的医生产生过心理问题,13%的人有过自杀想法。2009年《英国精神病学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表明,年轻女医生自杀的可能性是其他普通女性的2。5倍。 引自 住院医生——岗位三RESIDENT-POST3 为了医学付出了这么多承受了如此大压力的医院职工,为啥会被如此冷漠对待呢?同款震惊!医疗体系不应该是最敬畏生死的机构吗?
“你们有地方吗?”早上和洛克哈特先生准备一起看产前门诊时,他这样问道。我愣了儿一这几天我俩一直在聊放假的事,我跟他说,自己好不容易订到了票,准备和H起去趟法国 是的……我的意思是,我反正是订到票了… “不!住的地方!你们在法国有房子吗?” 他该是有多么不了解主治医生的生活疾苦啊。虽然两个人一起挣钱,我们也只是能勉强还得起一间小公寓的房贷而已。能承担得起一栋位于法国的房子,听起来就像让我俩买一匹赛马,或者在死星太空站上订一间度假屋一样不现实。但是转念想想,对于主任医生来说,这些显然都是小菜一碟,就像是死气沉沉的主治医生隧道尽头的一丝光亮一样。 他向我道歉说,今天恐怕要早点儿离开门诊一一事实上,他大概现在就得走了。可是门诊里还坐着52位病人,现在只留我一个人应付了。好吧,或许隧道尽头确实有一丝光亮,但隧道感觉有85英里长,里面挤满了凶很急迫的面孔,我得可劲儿撕扯一番才能逃出来。 引自 主治医生——岗位二ATTENDING-POST2 这个隧道的比喻像极了社畜在职场打级升怪发现自己进度缓慢前路漫漫时的绝望...
卡罗教授是今天产房的值班主任。表面上说是值班,实际上他起到的作用,还不如用纸板剪成的名人模型。说实话,名人模型都比他更能鼓舞士气呢。 白天的时候你别想在病房里见到卡罗授,晚上的时候你也绝对不能给他打电话一一他身份尊贵,就算出了天大的事儿,也不能打扰他从事其他繁忙的公务。所以今天晚上看到他出现在病房里时,我只能设想,要么他迷路了,要么是他的直系血亲正准备生孩子。 我正寻思着,他背后突然冒出一个纪录片拍摄团队,正紧锣密鼓地记录着卡罗教授的工作过程。①“跟着我。”“给我挨个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卡罗对我说,我于是照做了。他在摄像机面前大点其头。“看来病房秩序井然,亚当。但晚上有什么紧急情况,还是要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摄制组拍到了想要的画面,于是放下了摄像机。卡罗见状,一秒钟都没耽误,立刻对我说:“你懂的吧,别找我。” ①在伦敦,你和老鼠之间的距离永远不会超过6英尺;在英国的大型医院里,你和纪录片团队之间的距离也永远不会超过6英尺。 引自 主治医生——岗位四ATTENDING-POST4 三观又被震碎了,难不成我最爱磕的纪录片也是作秀的...
产前门诊接诊的最后一位病人要求预约选择性剖腹产,因为之前的顺产经历太痛苦了。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一一说白了,哪儿有不痛苦的顺产呢?接诊她的住院医生很仔细,还从她上一次生产的医院调来了病例,我快速扫了一眼,想确认她所说的是否都属实。 她上一次生产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不得不用产钳助产,之后又因为宫颈撕裂在手术室里接受了缝合修补。当晚她发生了严重的产后大出血,导致心脏骤停,好在后来及时抢救过来,又被送回手术室继续缝合。难以置信的是,第二次缝合更不顺利,结果造成了小肠损伤,最后不得不切除小肠并人工造口进行排泄。出院后,紧接着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门诊,她虽然从这些医疗事故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中逐渐恢复,婚姻却解体了。而现在,她准备好了再要一个孩子。这个女人像大地一样强悍,你都可以在她身上滑冰。她想要什么就给她什么吧。 我给她约好了剖腹产。很高兴上ー次同事们把水准降到了如此低的程度,这次只要正常发挥,病人就会对我们感恩戴德了。 引自 副主任医生DEPUTYDIRECTOR 全靠同行衬托...
4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