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看不见的城市
读过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
我们可以看出,在莎士比亚、艾米丽·勃朗特和爱伦·坡这样不同作家的作品中,背景(一种“道具”系统)常常是一个隐喻或者象征: 汹涌狂暴的海、暴风雨、荒凉的旷野、阴湿而黑暗的湖沼旁的破败的城堡等。 引自 第十五章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122人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三章 谐音、节奏和格律
浪漫派与象征派诗人竭力要将诗歌与歌曲和音乐等同起来,这样的做法只不过是一个隐喻而已,因...
-
第十四章 文体和文体学
在意大利,文学史家几乎不可能无视“语言问题”; 沃思勒对文学所做的研究就常常使用他自己那...
-
第十五章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
第十五章
按照维尔纳的说法,只有在那些使用禁忌、避讳,也即避免直呼其名的原始民族中才大量使用隐喻...
-
第十五章
“乖异的矛盾语法”(“Catachresis”)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有趣的例子。1599年霍斯金斯(J. H...
> 查看全部1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