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
原作名: Theory of Literature
译者: 刘象愚 / 邢培明 / 陈圣生 / 李哲明
出版年: 2017-1
页数: 376
定价: 6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3077272
内容简介 · · · · · ·
打开经典的经典
文学批评的批评
………………
※编辑推荐※
由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书中对文学基本概念与问题的界定、梳理和探讨,对文学“内部研究”的强调,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
此次重出中文简体版以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四位译者的译稿为基础,以英文原版为依据,结合读者的反馈意见,对译稿重新加以修订。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著作。
………………
※媒体推荐※
这是在文学研究走向理智与自由过程中所做过的最富条理、范围最广、最有针对性的尝试。
——《纽约时报》
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蕴含了海量的信息,繁杂的材料被更有效地组合,行文简洁兼之针对性极强的分析,与传统的此类著作迥然不同,此书值得每一个学术图书馆收藏。
——《星期六文学评...
打开经典的经典
文学批评的批评
………………
※编辑推荐※
由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书中对文学基本概念与问题的界定、梳理和探讨,对文学“内部研究”的强调,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
此次重出中文简体版以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四位译者的译稿为基础,以英文原版为依据,结合读者的反馈意见,对译稿重新加以修订。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著作。
………………
※媒体推荐※
这是在文学研究走向理智与自由过程中所做过的最富条理、范围最广、最有针对性的尝试。
——《纽约时报》
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蕴含了海量的信息,繁杂的材料被更有效地组合,行文简洁兼之针对性极强的分析,与传统的此类著作迥然不同,此书值得每一个学术图书馆收藏。
——《星期六文学评论》
………………
※内容简介※
《文学理论》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作者韦勒克和沃伦不仅厘清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更提出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分野,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研究归于“外部研究”,把对文学自身因素的研究归于“内部研究”,超越了传统文论从外部切入文学的理论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不仅描述了分析个别艺术品的方法,而且探讨了文学类型、文学评价和文学史等问题,这对之后全球数十年间的文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学理论》自出版以来,一直作为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受到各国批评家、作家、教授及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国内,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的100本著作之一,被许多高校指定为中文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 · · · · ·
勒内·韦勒克(René Wellek,1903—1995)生前任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爱荷华大学、布拉格大学和伦敦大学。代表作除《文学理论》外,还有《批评的概念》《辨异:续批评的概念》《现代文学批评史》等。
奥斯汀·沃伦 (Austin Warren,1899—1986)生前任密歇根大学英语教授,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过,出版过多种著作,如《新英格兰良知》等。
目录 · · · · · ·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一部 定义和区分
第一章 文学和文学研究
第二章 文学的本质
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第四章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第五章 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
第二部 初步工作
第六章 论据的编排与确定
第三部 文学的外部研究
引 言
第七章 文学和传记
第八章 文学和心理学
第九章 文学和社会
第十章 文学和思想
第十一章 文学和其他艺术
第四部 文学的内部研究
引 言
第十二章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十三章 谐音、节奏和格律
第十四章 文体和文体学
第十五章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第十六章 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
第十七章 文学的类型
第十八章 文学的评价
第十九章 文学史
参考书目
索 引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畅销书。二十五年来,这部专门讨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著作在中国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专业中的影响和传播经久不衰。 在读这部书的过程中,记录了自己对《文学理论》的一些重点章节的总结和摘录,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一些杂谈。 书中总体分为四大部分:1.对文学理论术语的定义和区分,2. 文学研究前期的资料搜集和准备,3.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4. 文学的内部研究。 第一章 文学和文学研究 在第一章开始,韦勒克便明确提出应该区别文学与文学研究。他认为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如果成为科学不太确切的话,也应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两者有明显的区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情。作者认为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与“研究”是不应分割开来的。真正的文学研究应是既具有“文学艺术性”又具有“系统性”。 他提出区分的两种说法再创造和怀疑论,又对于这一问题有了两个极端的解答方法1将科学研究与历史研究视为一途,仅限于收集事实,或是建立法则2否认该学科,坚持文学是无法研究的。需要知道的是每一文学作品都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 第二章 文学的本质 同样在开篇就提到了,面临了文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的本质?在我看来,凡是印刷品都可成为艺术品的观点是过于片面的,也有一些用于宣传,单纯由字词拼凑的传单是不足以成为文学的。而相反,一些口头流传的却可以称为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例,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但韦勒克认为文学的本质显现于其所涉猎的范畴中:是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我也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我倒是觉得其本质是现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 作者认为文学研究不同于对文明历史的研究,也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部 -
我们上述这些对叙述的第三个层次即对小说“世界”(其情节、人物和背景)察结果主要是由小说得来的;但是,应该知道,这种观察也同样适用于作为学/品的戏剧。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层次是“形而上的性质”,它是和“世界”关的,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或暗含在这个世界中的“调子”是同一的东但是,这一层次的性质将留待我们探讨文学的评价问题时再做详细的考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六章 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可以算是我真正意义上读完的第一本专业书籍,不同于单独的文学作品。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定义和区分 二、初步工作 三、文学的外部研究 四、文学的内部研究 在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作者就区分了文学与文学研究,认为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门艺术,而文学研究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请问豆友有讲解本书的视频课推荐吗? | 来自大菠萝 | 1 回应 | 2020-07-21 22:16: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Harvest/HBJ Book (1956)8.7分 52人读过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8.8分 1551人读过
-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8.8分 442人读过
-
三联书店 (1984)8.8分 2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豆瓣五星图书【文学理论】 (爱玛·包法利)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名校公开课相关书籍 (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学理论(新修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日日日易 2018-11-08 15:54:45
看完此书后我终于明白,为何对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如此魂牵梦绕,毕竟最为熟悉的童庆炳和张孝评的两版教材,基本就是按照韦勒克的这条路子走的。文论届老生常谈的文学的本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与区别;外部研究中文学和社会、心理学、哲学的关系;内部研究中文体、类型(体裁)、手法、评论、叙事学等等的章节吧,体大虑周,都是研究文学理论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可以把他归入新批评的行列,但大体而言,韦勒... 看完此书后我终于明白,为何对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如此魂牵梦绕,毕竟最为熟悉的童庆炳和张孝评的两版教材,基本就是按照韦勒克的这条路子走的。文论届老生常谈的文学的本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与区别;外部研究中文学和社会、心理学、哲学的关系;内部研究中文体、类型(体裁)、手法、评论、叙事学等等的章节吧,体大虑周,都是研究文学理论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可以把他归入新批评的行列,但大体而言,韦勒克的观点是中庸的,难怪基础性的教材会所有参考借鉴。但不得不说,也没有必要把这本书推上神坛,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逻辑混乱,说完首先,就没有其次、再次了,而是扯些联想到的相关问题,而后又生硬地转向其他问题;又比如,只是提出诸如“文学是不会终结、死亡”之类的定论,但又没有任何阐释性的话语说明缘由。 (展开)
29 有用 后浪 2017-02-21 16:16:02
书中对文学基本概念与问题的界定、梳理和探讨,对文学“内部研究”的强调,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
5 有用 北茴 2019-06-03 11:42:05
文学理论是无法抛却外部研究的,内部研究只能是一种拓展,它把文学理论真正放置在了文学之内而又向外散溢了去。研究文学理论必须对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知识有很深入的了解,它是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科谱系,而研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又受到文学理论提供的范畴的限制。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的关系,韦勒克的研究眼光是非常现代的。总体上说,他是对新批评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揭示了自身的不足。文学发展... 文学理论是无法抛却外部研究的,内部研究只能是一种拓展,它把文学理论真正放置在了文学之内而又向外散溢了去。研究文学理论必须对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知识有很深入的了解,它是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科谱系,而研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又受到文学理论提供的范畴的限制。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的关系,韦勒克的研究眼光是非常现代的。总体上说,他是对新批评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揭示了自身的不足。文学发展的多态多元又依靠着不断的比较,不断的包容,在承认自身的动态变化与寻找自身的明确大方向之中努力探索着。 (展开)
2 有用 kismet 2019-09-03 15:07:21
四星半。很全面,同时缺乏主次
2 有用 一头装睡的白马 2017-06-11 16:45:53
理论界巨擘。阅读难度系数十颗星。推荐指数十颗星。
0 有用 momo 2023-01-26 15:00:22 吉林
大幽默家
0 有用 我的名字叫– 2023-01-26 02:16:30 陕西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遍发现初读时漏掉了很多关键内容。 比起弗莱,韦勒克的语言要清晰明了得多,或许是因为弗莱最想干的不是文学批评而是传道吧
0 有用 狂狷齋主人 2023-01-22 00:45:05 河南
谢谢小虹借书
0 有用 狄狄 2023-01-18 17:20:38 云南
区分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重要意义,便是再次明确文学研究应回到“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这个出发点上,过度关注与作品之审美效果无涉的因素,都是一种偏离。韦勒克和沃伦倡导一种整体的文学观,不满于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僵硬划分,建议把所有与美学没什么关系的因素称为“材料”,而把一切需要美学效果的因素称为“结构”。在文学作品价值的衡量上,既反对绝对主义,也反对相对主义,而持守“透视主义”的立场,... 区分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重要意义,便是再次明确文学研究应回到“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这个出发点上,过度关注与作品之审美效果无涉的因素,都是一种偏离。韦勒克和沃伦倡导一种整体的文学观,不满于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僵硬划分,建议把所有与美学没什么关系的因素称为“材料”,而把一切需要美学效果的因素称为“结构”。在文学作品价值的衡量上,既反对绝对主义,也反对相对主义,而持守“透视主义”的立场,强调从各种不同的、可以被界定和批评的观点来认识客体的过程,是动态的,但又无须放弃价值尺度。文学的多种价值潜在地存在于文学结构之中,但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遇到合适的读者才会显现出来。文学是一个包含着作品的完整体系,“随着新作品的加入不断改变着它的各种关系,作为一个变化的完整体系它在不断地增长着。” (展开)
0 有用 观音 2023-01-17 16:18:49 福建
韦勒克志在把文学研究还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