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葵丘之盟,齐桓公霸业大成79
P84这年底,周惠王去世,太子郑怕其弟带作乱,不敢发丧,而向齐国乞援。次年(前652年)齐国邀集宋、鲁、卫、许、曹、陈在洮(今山东鄄城西南)会盟,商量安定王室事。郑文公也请求参加会议,表示顺服。诸侯奉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襄王定位后才发丧。齐桓公又做了稳定周王室之事,周襄王更依附于齐国。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桓公又约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南)相会修好。周襄王派大臣宰孔赐桓公祭肉,桓公要下阶跪拜,宰孔说桓公年纪大,加上有功劳,不让其下拜,但齐桓公还是下拜阶下后上堂接受祭肉。齐桓公恪守礼仪以尊周天子,这正是他的聪明所在,从此周天子就乖乖地顺从齐的意志,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这年秋天,齐桓公又与诸侯在葵丘结盟,并发出宣言:“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又申明周天子的禁令:不可壅塞泉水,不可多藏粮谷,不可更换嫡子,不可以妾为妻,不可让妇人参预国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葵丘之盟,它标志着齐桓公霸业的顶峰。 葵丘之盟后,齐国虽还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霸主地位,但已不如前。会盟那年,晋献公去世,国内发生里克之乱,齐桓公率诸侯军伐晋,到达高梁(今山西临汾东北)就回去了。因伐晋的命令没传到鲁,鲁未参加。后齐又派大夫隰朋率领军队会合秦军,送晋惠公回国即位。这是黄河上下游的东西方国家在政治上正式发生联系的开始。 会盟次年(前650年)狄人来侵,灭了温(今河南温县西南),温国君逃奔卫,周、齐都未出兵。齐桓公只联合许国伐北戎,以牵制戎狄入侵,后又发诸侯兵替卫国筑城,以防狄难。狄人入侵第二年,扬拒、泉皋、伊之在王子带勾引下侵犯周王国,攻入了王城,烧了东门。齐桓公没有派兵来援。秦、晋两国却派兵伐戎救周。这年楚国侵黄,隔年又灭了黄国。齐桓公也没有行动,只是派管仲使戎人和周天子媾和,派隰朋使戎人与晋国媾和。齐对戎、狄和楚都未加讨伐,说明其霸业已走下坡路。 引自 四、 葵丘之盟,齐桓公霸业大成79
99人阅读
羊牛下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二、 管仲的改革措施72
P72管仲,名夷吾,颖上(今安徽阜阳东南)人,出身卑贱,当过商人,三次求官都被逐,三次去打...
-
二、 管仲的改革措施72
P73第二,在政治方面,管仲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
-
四、 葵丘之盟,齐桓公霸业大成79
-
一、 晋国的统一和发展86
p87……穆侯生两子,长子仇,次子成师。公元前784年,穆侯去世,其弟殇叔自立为君,过了三年...
-
六、 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97
晋军凯旋。到郑衡雍筑王宫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武陵东南),以备请周天子前来相会。郑曾...
> 查看全部7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