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在可能里面”:艾米莉·狄金森 / 151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
温尼科特认为,我们创造力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能否与心灵深处那方“稳定宁静之地”持续接触。很少有艺术家能像艾米莉·狄金森一样,如此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借用萨特的一句名言,狄金森可能是一个禁不住爱做白日梦的人,但不是每个禁不住爱做白日梦的人都能成为艾米莉·狄金森,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她留给世界的1 775首诗。读了这些诗作之后,谁还能说她“无所事事”? 退缩于卧室里独自一人,是本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对翠西·艾敏而言,是陷入了自己抑郁消沉的末日深渊;对年轻的蛰居族来说,是对工作、社会及社会成就所带来的压力的一种排斥;对萨维尔·德·梅斯特来说,是被迫在受限的空间中发现出乎意料的无穷快乐。退缩意味着拒绝在投身于某项事业或某个组织(国家、事业、婚姻)时强加于我们身上的限制和束缚。我们住在这里,就不能住在那里;做这份工作,就不能做那份工作;与一个人结婚,放弃的不只是其他人,还有独立的生活。对狄金森来说,嫁到塞勒姆意味着她现实世界中地盘的扩张,却也是对她想象生活的限制。19世纪的新娘无论多么温柔顺从,都不可能指望婚后在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里保有永恒无上的自由。 所以她才会不断找借口,将二人的结合推得越来越远,让禁欲表现出狂野的性欲,直到他的死把她从这种困境之中解救出来。 引自 “我居住在可能里面”:艾米莉·狄金森 / 151 在洛德致悼词的40年后,弗洛伊德以惊人相似的方式描述了精神分析中的倾听法则。他说,为了捕捉病人无意识的沟通,精神分析师必须具备一种“不带任何预设”的精神状态、一双不被自己的“期望和偏好”支配的耳朵,以及一种“均匀悬浮的注意力”(对比洛德所说的“看上去漫不经心事实上了然于胸”)。对洛德和弗洛伊德来说,这种注意力分散的状态会在内心创造一方敏感和接受的特殊空间。以这种观点来看,精神分析师俨然就是“超乎寻常地无为”,而诗人也是如此。狄金森退缩到自己上锁的房间里,躲到寂静之中,“什么也不做”,这样她才能比一个受婚姻责任和传统约束的女人走得更远。 引自 “我居住在可能里面”:艾米莉·狄金森 / 151
178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懒虫 / 061
在这幅郁郁寡欢的场景中,我毫无生气、蓬头垢面,和周围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样没有生机。脑海中...
-
第三章:白日梦想家 / 121
奥斯卡·王尔德1891年以对话体写就的论文《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课上,同学们很快就对文章...
-
“我居住在可能里面”:艾米莉·狄金森 / 151
-
第四章:游手好闲者 / 179
倦怠者也更情愿选择睡觉和退缩,而非投入工作和社交生活——但是说“选择”也并不准确。倦怠...
-
“忍受乏味”: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 216
这种打网球的至高境界给“不工作”一词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全新意蕴;费德勒超凡脱俗的体育技能...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