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偷懒是庶人对付公田的武器。《诗经》里有许多对农业集体劳动场面的描绘。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监督者的身影。那这是贵族阶级对付偷懒的工具。这场战争的胜负很分明。地里闹草荒。意味着贵族战败了。统治阶级拥有强大的武力。庶人很难用正规战法在战场上取胜。但是惹不起躲得起。庶民人多分散。监督困难。干活使劲不使劲只有自己最清楚。干得仔细不仔细只有自己最明白。第一线实践者的信息优势是无法剥夺的。因此就可以连蒙带骗。大打信息战。这是贵族很难对付的“低成本伤害能力”。 两千多年前的那场失败。迫使当时的领导阶级放弃了“借民力以治公田”的制度。大量的公田转化为私田。公田里的集体劳动也改革掉了。改成向私田征收“公粮”的制度。这便是鲁国的初税亩。发生在公元前594年。这场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视为革命的制度变迁确实开辟了两个阶级共同受益的双赢局面。而新树立的规则其实并不神秘。无非是我们熟悉的那一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也就是1978年冒头的大包干——原来大包干也不是首创。 引自 3.潜规则与正式规则切换的秘密 怎么会是首创呢。历史本来就是不断的自我复制。不同的是二道贩子们是否愿意自我进化以及如何进化。所以把大家绑在田里继而绑在家族里。共同创造繁荣。非得是在江山一统之后。率土资本莫非王土。不想卷的也无处可逃了。
87人阅读
> 我来回应
任鸟飞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章
在清末民初。这个故事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各地的木船船帮。面对强大快捷的轮船。发动了一场...
-
第十一章
细品《话说当年的谦德庄》的原话。保安公司“占着天。霸着地。平地抠饼。雁过拔毛。” “平地...
-
第三章
-
第六章
我母亲当大学教师。讲课时提到“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肃反政策。被人贴了大字报。说她宣...
-
第十三章 白员的胜局
督察院近似如今的监察部。松江府位于近日的上海市松江县【今已改区——摘注,下同】,下辖上...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