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家庭的革新 I
有人说,“近代”国家对国民的“私”生活(核心是被私事化的性与生育)毫不关心,然而这种说法只不过是极为荒唐的“神话”而已。“近代”国家一直以来都对管理女人的子宫这一再生产资源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正因如此,争取“再生产自由”(reproductive freedom),“将子宫交还给女性”的这种斗争正是女性解放斗争的关键,并且这种要求也同样是让父权体制最为恼火的地方。P198
“近代”家庭无法正常运行,具体来说,就是女人逐渐开始不想承担再生产劳动。P200
倘若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去追寻“什么才是正确的”,而是应该去思考“这些人究竟希望什么是正确的”。明白了这点,那么当下的这种“三岁之前孩子需要母亲”的育儿观,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特点就一目了然了。支持这种育儿观的人们,是希望实现这种想法的人,即在孩子三岁之前母亲能够专职育儿,处于育儿期的女性应当离开职场。将这种意识形态内在化的男性把带孩子的女性赶出了劳动市场,而将这种意识形态内在化的女性则选择主动离开劳动市场。结果,就出现了由于育儿所导致的女性的中断一再就业的劳动形态。P208
38人阅读
空托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第二期
“工作还是家庭”这种选择并没有撼动父权制家庭制度。资本主义需要女性雇佣劳动力。而对资本...
-
第十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第三期
资本主义只有在需要女性成为劳动力的时候,オ将女性招入劳动市场。P176 “补贴家用型收人”是...
-
第十一章 家庭的革新 I
-
第十二章 家庭的革新 II
在低生育的时期,女人育儿的负担看上去比子孙成群的时代有所减轻,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低生...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