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走向初期国家的曙光/P376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以北约四十公里处的郊外。是一座包围在东西宽1600-2100米,南北约2000米的城墙中的城郭遗址。 城郭的建造年代为相当于二里头文化并行期的三星堆第二期。其主要居住年代是相当于二里岗文化至殷墟期的阶段,称为三星堆第三期和第四期。在此期间独特的青铜器文化开出了璀璨的花朵。 1986年,三星堆的城郭内部发现了两个土坑,从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和象牙。两个土坑建于遗址的终末期,很可能是某种祭祀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青铜容器均为尊、罍等大型器,商王朝的青铜彝器是其原型。从制造年代来看,应当是在相当于商晚期的三星堆第四期。另外,一部分青铜容器类似于长江中游地区商晚期独自制造的华中型青铜器。 重要的是,这些拥有商王朝规范的青铜礼器是在三星堆遗址当地制造的。并且这些青铜器的制作规范与其说是直接引进自商王朝,不如说是通过长江中游地区的商朝系青铜器引入的可能性更大。有学者根据铅同位素比值分析认为这些青铜器的制造很可能利用了长江上游地区的铜矿石和铅矿石。并且当地的铜矿石很可能从四川盆地的三星堆文化地带通过长江中游地区的区域群体,在商晚期被带到了商朝境内。 这些资源与用作其交换物的青铜彝器这种威信物,两者的交换关系在商晚期的三星堆遗址,也可以置换为长江中游地区与四川盆地的关系。同时也可做如下解释:超出以商王朝为中心的畿外的周边区域的关系网发生了多重性的扩展。 此外,在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双目突出的特殊的人物假面和人头像,还有高达2.62米的人物立像,4米高的巨大神树等,可见当时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青铜器文化。这些青铜器因此被称为令人惊叹的三星堆文化。然而三星堆文化的生成过程首先要放在前述以商王朝为中心的关系网之中来看オ易于理解。 近年发现的成都金沙遗址被认为是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当地的政治中心。这里出土了大量承接着三星堆遗址的谱系的黄金制品和大量的象牙,令人为观止。金沙遗址应当包含于三星堆文化之后的十二桥文化,反映着区域文化更进一步的独自发展,同时也处于对应着商周过渡期的区域文化的潮流之中。 引自 第七章 畜牧型农业社会的出现
61人阅读
煙雨凄迷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畜牧型农业社会的出现/P244
然而中国并不存在小麦的野生种。小麦是新石器时代初期在西亚的累范特地区开始栽培,而后在欧...
-
第九章 牺牲与宗教祭祀/P295
良渚文化的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为玉琮,通常认为玉琮是从玉制手镯发展而来的玉器。虽然从...
-
第十章 走向初期国家的曙光/P376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