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改变真的是有必要且有效的吗?
本篇内容是关于本书第一章的内容。
第一章是讲改变的。 在这一个“改变”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这一章给我最大的触动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了如何让改变发生,而是去质问改变的必要性。我们真的有必要去做出改变吗?我们所有的改变真的是有效改变吗? 首先,判断你的改变是不是真的有必要。 改变的最开始你要记住一个事实,并回答一个问题。 这个事实是: 改变是把双刃剑,并非所有的改变都是必要的,结果都是好的。 一个问题是:你打算做的改变真的有必要吗? 改变有两种:内容的改变和应对方式的改变。可以理解为 换汤不换药,不一定换汤但一定换药。你要抓出事情的本质,去分析去决定: 我到底需不需要改变? 我要改变的是内容还是背后的应对方式心理模型? 接纳自我的两个误区: 接纳自我就是不改变。恰恰相反,可能是最难的改变,难在忍受。忍受逆境,忍受焦虑,因为这些本来就是有自身的过程的,即便你什么都不做它们也会慢慢消失。 把接纳自我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接纳自我其实不是追求,不是获得,而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是,一个人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只把它当做生存的常态,转而关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何判断是否是有效改变? 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状况还是维持着状况,甚至让状况变得更糟了。 想要改变时,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自己的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其次, 如果你在认真思考辨别了之后认为自己真的有必要去改变,而且是有效改变,那就接着往下看。 想改变却一直觉得没有选择,为什么? 两个原因。 第一,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是有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选择要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头脑中的想象。我们要选择的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所以说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觉得没有选择其实也是你的一种选择。 第二,不愿承担对自己的责任。 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书中提到的《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的例子就很有启发性。他为了自己的理想选择了加班,但又不想承担疲惫,妻子抱怨的责任,矛盾中,他想要改变又放不下自己的理想。于是他找到他的上级,问能否安排他工作不要那么忙。其实,时间是他自己的,他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只是,他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于是把选择的自由以及带来的后果责任都推给了他的上级,而这样是不对的。 改变为什么那么难? 感性和理性被喻为大象和骑象人。人的情感像一头大象,理智像一个骑象人。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如果骑象人想要大象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蛮干肯定不行,需要了解大象的脾气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 什么是心理舒适区的本质? 真正的心里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走出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它最特别的地方是: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 阻碍改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要找出阻碍你改变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定的人生假设,或者熟悉的应对方式。弄清楚你心里对于改变在恐惧什么。 问一问自己,那些和目标相反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如果做不一样的行为,最担心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必需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如何改变? 书中提供了三种方法: 小步子原理 培养 环境场 情感触动 小步子原理: 在改变过程中,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这个方法是让你先想像已经达到了目标会是什么样子,畅想一番,然后往后推,想要达到这个样子第一步应该怎么做。它不是一个获得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就是,让你迈出第一步。不要被过于宏伟的目标下到,而是走好脚下的每一小步。 环境场: 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你可以理解为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太准确。场 的力量源自哪里? 第一是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比如公司就比家里更有工作的氛围。第二是我们以前在这里的行为。 场 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做事的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心理预期又会巩固习惯。一个人在某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但是如果只是纯粹依赖外界已经有的环境就会比较被动,既然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主动去创造这样的环境。理解了 场 的原理,我们可以主动去创造这样的 场。 情感触动: 道理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有无情感触动差别会很大。大象听不懂道理,但是它能听懂爱。 不要太过苛责自己,因为那个被责备的自己正是那个要改变的自己。如果只是指责,那么结果只会是恶性循环。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于高要求的背后,究竟是你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情感才是能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安静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你的改变真的是有必要且有效的吗?
-
(2)读完这章,送你一个更开阔的世界。
第二章讲的是 思维模式,也可以说心智模式。 这一章里,虽然作者给的一些名字感觉有些不怪怪...
-
(3)独立是心理上的断乳,你真的做到了吗?
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人是在各种关系中发展自我的。拥有的经历的体验的关系越丰富,自...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