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 25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水浒传的诞生
依《北盟会编》所引时人的《靖康小雅》《林泉野记》《中兴遗史》等书,宗泽招抚下来的巨寇有薛广、丁进、杨进、王善、张用五人。这说得太少了,本文下面有很多补充,但现在我们也不妨就从这五人开始。宗泽任东京留守,前后只有一年左右,他在建炎二年六月时便因为疽发背而死。这时五人之中只有薛广已奉命渡河击虏,随后在相州战死;其余四人,由于继任的杜充不善抚驭,一一叛去。丁进和杨进去得早,收场也早。丁进的绰号是“丁一箭”,原本是军卒出身,建炎元年曾围寿春府,年底向宗泽投效,宗泽一死,九月里他就带队离开汴京,东行寇掠淮西。韩世忠追来对付他,两人原有私怨,数月前他们与翟进同在西京与金人交战,他未能如期到场,弄得韩世忠兵败,几乎送了命。现在韩世忠捉到丁进的将校就斩,有一回斩剩一个王权,日后成为韩部大将。丁进叛离显然只是粮食问题,他到淮西才一个月,让赤心队的刘晏挡了一阵,同时大抵是给养可以解决,就又受了抚。次年二月,朝廷南撤到淮扬,他的部属又有抢掠之事被人告发,朝廷追究,他想逃跑,被王渊诱擒,斩在常州砖桥(这桥自此名“斩丁桥”)。 引自 第二章 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 25 乱兵前前后后骚扰了六七年,到绍兴二年后,有实力的队伍都消失了。分析起来,他们的去处有几个,一是归降宋室,其中精壮的给挑选出来编入军队,成为宋与金作战的本钱;羸弱的淘汰出来遣散回乡,有些大概在中途便填了沟壑,有些也许又啸聚山林,等政府再来剿抚。另一去处是降顺刘齐与金国,在李成、徐文、孔彦舟等汉奸将领手下与宋朝为敌。此外,还有相当多的溃兵是在沦陷区与保聚自卫的民众结合,成为抗金忠义。这最后一类的数目一定也很大,因为华北民众若无很多这种有作战经验的人来组织与领导,不可能做下一节所叙述的那么普遍而持久的抗金斗争。在《水浒传》里,忠义堂上的首要人物接近半数是军人出身,这是很有意义的反映。 引自 第二章 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 25 次说两宋之际民间武装的另一大类,即是那些为保护自己身家性命与宗族乡里而组织的自卫队伍11。这种组织活动,当时的文献多用“倡义结集”“屯聚自保”之类词语来叙述,后来更简化而称之为“保聚”。 从靖康、建炎的时候开始,保聚活动遍及了华北与中原地带,在金兵铁蹄所到之处都有发生。民众组织义兵,组织巡社,如果城池牢固,他们守城;城池若守不了,他们就跑到山里去结山砦,到江河湖泊里结水寨。他们的队伍与上节所述的溃卒有一大不同之处在于,溃卒是流动的,他们却是与土地连在一起的。溃卒不事生产,为了给养便到处流窜抢掠——因此有“军贼”“游寇”之名;保聚的战士则或是自己耕作,或是与农民缔结某种互惠共生的组织关系。他们也有相当的活动性,但他们是有根的,不会像溃兵那么样跑到千百里之外。 除了“保聚”,他们还有一个名称,叫作“忠义”。本来,民众自组队伍来救国,叫作“义兵”是最普通的,事实上南宋初时也这样叫,如《宋史·高宗本纪》说到高宗在建炎元年五月丁酉命薛广、张琼率兵会合“河北山水砦义兵”共复磁、相两州。到了绍兴八年还有命夔州路“练义兵”的诏令。但朝廷为了表示赞许这些抗金救国的民众,常用“忠义”两字来称呼他们,例如建炎元年七月丙申日高宗“赐诸路强壮巡社名为‘忠义巡社’”;绍兴元年八月庚寅,募人往京东河南伺察金、齐动止之时,“仍赍诏慰抚忠义保聚之人”。不久,这些民军就称为“忠义军”。例如《高宗本纪》提到绍兴十年九月令郭浩“兼措置河东忠义军”。民军首领随即也冠以忠义名号,如《本纪》提及的“忠义军统领王宏”“忠义将刘泰”等,名将李宝也当过“京湖宣抚司忠义统领”。抗金民众往往就叫“忠义人”,比方名将魏胜在《高宗本纪》初露面时叫作“忠义人魏胜”。宋将接到他们的情报而转呈朝廷时,都说是“据忠义人密报”。后来这些名称很自然地简化成“忠义”,如《本纪》记下高宗曾“罢诸路溃兵忠义等人”。南宋时朝野文字常说到“两河忠义”“太行忠义”“山东忠义”等,指的就是在河东、河北、太行山区和山东境内保聚的民众。我们在下面会联系这一点来讨论《水浒传》里的一些名号,如梁山聚义的大厅——“忠义堂”和这小说的旧名——《忠义水浒传》。 引自 第二章 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 25
85人阅读
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导 言 6
《梁山好汉归顺朝廷的意义》说明这本小说产生的背景是民族战争,而忠君爱国是小说的精神。水...
-
第一部 《水浒传》的来历
林冲的故事更是惊人。上面的例子还都只是坏女人害男人,林冲的事却显示了好女人也害男人。林...
-
第二章 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 25
-
第二章 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 25
这些“西兵”将领多来自职业军人世家,他们也是一种贵族。岳飞与所有这些大臣将领都不同,他...
-
第二章 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 25
要说明水浒故事的素材部分来自宋金战争,我们不妨从“忠义”这两个字入手。“忠义”平常用作...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