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一般來說,神學是世俗邏輯(secular logic)和意象化的折衷:神學經由這種折衷所產生的形式——而且不限於基督教獨領風騷的中世紀時期——都是一些獨特的詞語概念,而其結構乃取決於神學家把敘事(narrative)融入純世俗抽象化(purely secular abstractions)的那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努力,此時世俗抽象化之邏輯所付出的代價,便是神話或故事述說之時間性的消失。如果依照韋伯(Max Weber, 1864-1920)的看法,宗教是一個為了撫慰人心而存在的專門化領域,那麼它勢必得在本身的敘事裡,處理人類的時間以及人際的交流。至於這種敘事的先驗內容(transcendental content)或神聖性質,對宗教來說,反而是次要的東西。無可否認地,我們若要確認這種神學敘事的基礎,往往得設法讓自己從神學當中跳脫開來,而脫離神學的途徑則有兩種:其一,透過簡化啟蒙運動思想的理性主義,而把神學貶斥為迷信(「迷信」使班雅明一再想起「神話」這個詞語);其二,採取超越宗教和理性主義、主體和客體之分歧、且更富有神祕主義色彩的「第三種途徑」(third way),而提供人們某種誇張的、去個人化的(depersonalized)、卻具有敘事性質的思維模式,比如奧利金(Origen, 185-254)、普羅提諾(Plotinus, 205-270)和史賓諾沙(Baruch Spinoza, 1632-1677)的思想,或現代哲學的黑格爾學說、尼采超越善惡的哲學觀,以及歷史唯物論。 引自 第一章 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71人阅读
一块红布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神學對班雅明來說,其實和上帝無關,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神學在班雅明看來,並非一種信仰系統...
-
第一章 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
第一章 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在班雅明的關注裡,大眾的存在已從波特萊爾筆下的人群(以及那些觀察人群的遊蕩者),變成上...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