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拉康年的两个文本和一个事件 拉康突破的三个方向()
ChadPrince
读过 雅克•拉康
终于进入了第四章的第二节
狙击自我心理学,那么整个第四章大概就是写两次决裂了
这里应该就是为第二次铺垫了,感觉又是密度很高的一节
1953年 拉康年 两个重要的文本 一个重要的事件 (研讨班)
1953《象征界、想象界和实在界》 —— “回到” 弗洛伊德
1953 《言语和语言在精神分析学中的功能和范围》 俗称《罗马报告》
也就是 三界 和 语言
他更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身为主人/导师的使命和方向,那就是去革新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为弗洛伊德的哥白尼发现完成一次伽利略式的革命。 引自 第二节 狙击自我心理学 看到短评里面有说,这可能是 吴琼老师 为拉康设定的 也许确实有这样的危险
两篇文献的重点
在前一个文本中,拉康提出了“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并第一次阐述了他的“三界”模式的构想,即以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这个三元组的概念来把精神分析的经验和理论置于不同“界域”(register)中,以此完成对弗洛伊德文本的结构性阅读和对精神分析经验的结构性分析,并最终对组织人类主体的不同“秩序”(order)做出说明。在后一个文本中,拉康谈到了在巴黎刚刚发生的分裂事件,回顾了弗洛伊德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和精神分析学当前面临的问题,然后通过挪用海德格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理论资源从言语和语言的方面重述了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要旨,重读了弗洛伊德的重要文本,并为自己的弹性时间会谈技术提供了理论上的辩护。 引自 第二节 狙击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语言城堡 这个讲法挺好玩的
波微还说,拉康选择了很好的登台亮相的地方,因为罗马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已经获得了一个特别象征性的地位:它是这样一座城市,在那里知识和权力——也就是全知和全能——的幻念能够被自由地接受,并且在这座城市里,事物的一种古代的秩序是永不会过时的话题。那种一天天改变着罗马城市风景的埋葬与重新挖掘的过程,为精神分析观察者提供了一种与其职业使命相关的悦人的主体寓言。 当初弗洛伊德进入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时,曾把他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新的汉尼拔,而拉康也紧步其后经常以凯旋者的腔调谈及他的罗马演说。 但是,作为一个尚未如愿的征服者,他赞美、嫉妒的对象和征服的目标,并不是一座石头城,而是一座词语之城;当被驱逐排斥的震惊仍在天空回首时,他寻求发现、拯救、恢复和拥有的正是弗洛伊德的著作。对拉康来说,“罗马是这样一种地方,在那里,言说的新的权力应该被重新发现,以及在那里,在那些权力的保护下,精神分析应该被重新奠基。拉康宣告了他的新的科学的第一声哭叫,这哭叫预示着它的最为稳定的成年的声明”(注:玛尔考姆·波微:《拉康》,51~53页。)。 引自 第二节 狙击自我心理学 然后革命的三个方向的说法 也很有趣
从法国精神分析运动史的角度说,把1953年说成是“拉康年”是毫不为过的。在这一年,他同巴黎学会决裂,进而又创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法国学会;在这一年,他举起了“回到弗洛伊德”的旗帜,提出了一个以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为三元组的“三界”体系;在这一年,他以被驱逐者的身份奔赴罗马,在这个语词之城发表了他著名的《罗马报告》;还是在这一年,他回到圣安娜医院开始了他著名的研讨班,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这个主人/导师的声音将定期在巴黎的上空回荡。在所有这一切中,任何单一的一个事件都可能具有改变历史的意义。进而,在所有这一切中,其实是围绕着一个目标进行的,那就是革新精神分析学。对于一般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可是拉康,他就像一个神射手,稳、准、狠地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三个方向,并以连发的形式将它们一举射落。 这三个方向是: 狙击自我心理学、 回到弗洛伊德和 发动精神分析学的语言学转向。拉 康自己很清楚,要想让精神分析学走出建制化的暴戾之气,要想完成其主人身份的确认,要想成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就必须在这三个方向上实施定点爆破。 引自 第二节 狙击自我心理学 所以这一节 仅仅 讲述了 第一个方向
第四章第三节讲述 第二、三个方向
234人阅读
ChadPrinc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侵凌性的 文化层面(之前应该是个体心理/精神层面的)
”最后,拉康从文化的方面思考了侵凌性的特定表现“ 在现代社会的“常规”道德中,侵凌性常被...
-
第三章第三节的最后一个 文本 《对自我的若干反思》 强调 自我的否认/误认 以及 语言/言语
从内容上说,它实际上是前两篇文字的合成,理论上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东西,但他用来连缀那些...
-
1953拉康年的两个文本和一个事件 拉康突破的三个方向()
-
后面几章的感想
一个晚上从第四章第二节一口气读完了上半部。 有点体会到为什么很多人在短评中说“啰嗦、重复...
-
记录一个可以用于论文写作的点
米歇尔·福柯在《什么是作者?》一文中曾对作为话语实践的书写和阅读中的“返回”有过一段极...
> 查看全部5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