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
古人把望、闻、问、切的境界分别对应成神、圣、工、巧,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引自 1 掌握了中医诊断学里的望诊,就能看病如神/ 18 人受热邪,舌象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必有那么清楚。 引自 2 舌诊是望诊中最直观的/ 20 舌苔反映的是人身体状态,如果身体功能正常,舌头正中间铺的是薄白的舌苔,身体功能低下,舌苔就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变厚或变密,要么消失。比如湿气重,则舌苔满布、变厚;如果痰湿重,则舌苔变厚、变粘腻。 引自 3 日观舌象,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23 舌左侧对应肝,右侧对应胆;舌尖到其中部之间位置对应心、小肠、肺;舌中间的部分对应脾胃;舌中间到根部的位置对应的是肾、膀胱。 引自 (2)什么是“闻、问、切”/ 24 中医一直就是进行动态的观察,讲究随证变化。 引自 1 在什么条件下观察舌象才准确/ 32 尽量不要在饭后半小时内看舌象 看舌象最标准的环境是在白天背着阳光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环境里的光叫间接日光。间接日光里,最标准的是正午的日光,但是不可能非要等到正午再看舌象,这样太费劲了,白天就可以。不过,我们一般拍舌头照片,都选在这种光源下拍,这样会看到最真实的舌象。这些照片是我们舌诊的重要依据。 引自 (4)尽量不要在有色灯光下看舌象/ 37 第一,寒气来自于体外,这叫有余(寒邪有余);第二,寒气来自于人体内部,表示人体内阳气不足。 引自 (2)舌质颜色朝淡白的方向发展,代表人血虚或体内有寒、阳气不足/ 46 所以我们观察舌象要对应天气,外边天气炎热,会导致舌象向红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变化是轻微的,我们知道即可,可以将它作为背景来看。 引自 (3)舌质颜色变红,说明感染了外来热邪或是体内的热在增加/ 47 人的七种体质(基本可分为气虚型、血虚性、瘀血型、阴虚型、阳虚型、痰湿型、气郁型) 引自 (3)身体血液循环好不好,看舌头颜色就知道/ 54 一个人气足不足,从他的姿态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古人要求人坐的时候,身体要成直角,特别是习武之人要“站如松,坐如钟”,这就是为了养浩然之气。有的人在桌前坐得久了,还有不常锻炼身体的人,一坐都是塌下去的。 引自 (1)气足的人和气虚的人看上去截然不同/ 58 舌头上有齿痕的人多半气虚 引自 (1)舌头上有齿痕的人多半气虚/ 64 舌头中间有裂纹,说明脾胃气虚 引自 (7)舌头中间有裂纹,说明脾胃气虚/ 74 祛湿“三仁汤” 配方: 杏仁6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白术6 ~ 9克、猪苓(泻脾肾之湿)6 ~ 9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 用法: 1.方子里的药材标注“后下”的,都是在关火前5~10分钟放进锅里的,关火后闷一会就可以了。那些没标“后下”的药就可以正常煮,煮20~30分钟就可以。滤出药汁,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引自 (2)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除湿方/ 77 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补脾方 配方:怀山药90克、薏苡仁150克、芡实30克。 用法: 以上药物研成粉末(可以请药店代研),每天一调羹,与小米熬粥。 叮嘱:坚持吃半个月到一个月,对补脾有显著的效果。 引自 (3)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补脾方/ 79 八珍糕’,所用之物:人参二钱、茯苓二两、山药二两、扁豆二两、薏米二两(炒)、芡米二两、建莲二两(肉)、粳米面四两、糯米面四两,共为极细加白糖八两,合匀,蒸糕。 引自 (4)补脾金方:补中益气丸,“八珍糕”/ 81 煲汤喝补血效果最好:当归养血鸡汤 配方:当归6克、川芎3克、枸杞子6克、鸡肉一只。 用法: 先将鸡肉用热水汆一下,撇去血沫,然后将药物与鸡肉放在同一个锅里,放入清水再煲汤。 引自 4 血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91 千古养血名方:玉灵膏 养血最有效的方子是古代名医王孟英创的玉灵膏。 配方:龙眼肉300克、西洋参粉30克。 用法: 两种原料放在一起蒸,小火蒸4个小时,然后放凉。蒸的时间越长,龙眼肉的热性就越小。放凉以后,每天用一羹匙,开水冲泡服用。 叮嘱: 如果能买到鲜龙眼,可以自己来做龙眼肉。龙眼买来以后,把皮、核去掉,剩下白色的肉,蒸完以后就变成黑红色的了。 引自 (2)千古养血名方:玉灵膏/ 92 导致瘀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外伤致瘀的、气郁致瘀的、气虚致瘀的、因寒致瘀的、因热致瘀的,等等。所以化掉瘀血的途径也不一样。 有的人受寒了,老风湿,那就要给他温阳化瘀。有的人是血虚导致的瘀血,可以给他喝“桃红四物汤”,这是养血的。所以,血瘀的情况有很多种,调理方法各有不同。 引自 (1)衰老就是身体瘀血增加的过程/ 113 泡脚去瘀血的效果有时候比喝药还好 腰腿受寒后的驱除寒湿泡脚方 遇到有人腰腿受寒湿侵袭后引起的膝盖疼痛、腰膝不力这样的情况,我会给他开以下方子。 配方: 熟地6克、当归6克、赤芍6克、川芎6克、伸筋草9克、透骨草9克、桃仁6克、红花6克、桑枝6克、丝瓜络6克、桂枝6克、薏苡仁30克、艾叶3克。 用法: 上述药物放入水中熬开锅20分钟,将药汁兑入温水,泡脚。每天泡两次,每次泡20分钟,水不可太热,覆盖脚面即可。 引自 (2)泡脚去瘀血的效果有时候比喝药还好/ 114 骨折后的化瘀食方 配方:三七10克(或三七粉1~3克)、鸡腿骨五六根。 用法: 把鸡腿上的肉剔掉,光剩骨头,当然,也可以稍微带一点点肉,用刀背将鸡腿骨捣裂,然后与三七(粉)一起煲汤,可以放入一点盐和佐料。用纱布过滤出汤,每天吃饭时饮用,坚持到骨折恢复为止。 叮嘱:此方孕妇忌用。 引自 (5)骨折后的化瘀食方/ 117 (6)非常有效的治疗痔疮小方 配方:地龙50克(中药店购买)。 用法: 用食物粉碎机将地龙打成粉末(或者让药店打成粉末),然后放入锅内翻炒,待微微发黄后闭火。每天温水冲服5克,如能装入胶囊服用更好。连用三天,如改善,用到五天即可。 叮嘱:此方孕妇忌用。 引自 (6)非常有效的治疗痔疮小方/ 117 女性瘀血如何调理 a.月经不畅、不多,在经期服用同仁堂的“益母丸” b.气血虚弱、体内有瘀血,导致闭经,服用“八珍益母丸”与“益母丸” “益母丸”有两种,别吃错了 “八珍益母丸”和“益母丸”这两个去瘀血的方子人们特别容易搞混。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让病人去买“益母丸”,她买的却是“八珍益母丸”,“八珍益母丸”是补气补血的,由“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就叫“八珍”,气血双补。 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女性这一系列的问题,全跟肝气不舒相关。 引自 (7)女性瘀血如何调理/ 119
136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