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 页码:第220页
对佐藤春夫的开卷,就这么浅尝辄止吧。沉吟于他古风的日文,我确认了书生的文雅。他对中国古典的深爱感知,应该得到赞赏。他如未曾在暮年获得反思,一定是因为在他的国度,百年强盛传染的傲慢,尚未变成历史长河中汲取的羞愧。我不喜欢洇染了日本文学的,对中国的轻慢、冒犯、侮辱。但我也不愿纠缠不休,向喧嚣于旧时代的每句轻薄,都去兴师清算。 何况还有芥川奖评选一事。我视佐藤春夫对石原慎太郎的怒斥,为他对自己在旧时代败笔的反省。因为挺身时代的大义,永远高于文人的忏悔。合上他的书页,我记住的是他对恶质文字的挞伐,而不是他在卢沟桥边的失言。 感于他的教训,我要学会一种在自己的文学中的自律。摈除哪怕一丝的歧视,让文字言行不愧古典。 引自第220页 佐藤春夫值得尊敬,因为知耻而后勇的日本人依然不多。石原慎太郎之流的鼓噪者如今甚嚣尘上。 但同时,作者的情感天秤是否也过于容易被一些细微的尘埃颠覆呢?民族与宗教的好感,归根结底不能成为判断善恶好坏的终极尺度。我想,这种自律还需要作者继续努力。
4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