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七 八 九 章节
七.学校的影响
在教育中引起最大困扰的,并不是孩子本身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他具有的各种限制……我们应该全力设法增加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并帮助他们消除他们由于对生活的理解而为自己的能力设下的各种限制。
“善”“恶”,像其他各种性格的表现一样,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有意义。它们是在社会环境中和同类相互切磋所得的结果,它们蕴含了一种判断,“顾全他人的利益”或“违反他人的利益”。
能够妨碍兴趣的,并不是遗传,而是灰心或对失败的畏惧……大脑只是心灵的工具,而非其根源。
对许多孩子而言,惩罚只是对其能否持续其生活态度的挑战,他们把它看作一场比赛或游戏,看看谁撑得下去。结果他们总是胜利,因为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里。
八.青春期的引导
在此,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种新的情境,而是较大的压力把儿童时期便已经存在的暗流激发出来。
每一种神经官能症的病症,都是不必降低个人的优越感而拒接解决生活问题的借口。神经官能症出现在个人面临社会性的问题上,而又不准备以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来解决它的时候。
而有些人会被这种新的自由所计理,他们清楚地看到实现自己雄心的道路。他们心中充满 新的构思和新的计划。他们的创造性生活开始弓上弦、剑上鞘,他们对人类活动各方面的兴趣也变得鲜明而热烈。这些都是勇敢坚毅的孩子,对他们而言,独立的意义并不是困难和冒失败的危险,而是更广泛地获取成就和为别人奉献的机会。
九.犯罪及预防
没有哪一个人是可以完全合作或具有完全的社会感的,罪犯的失败只是程度较深的共同失败而已。
我们都希望克服困难。我们都努力着,想要在未来实现一个目标,实现了,我们将会觉得自己强壮、优越、完美……Dewey把这种倾向称为对安全的追求,这是非常正确的。还有人将其成为对自我保全 ( self-preservation ) 的追求。不管我们如何称呼它,我们在人类身上总可以发现这条巨大的活动线——挣扎着要由卑下的地位升至优越的地位,由失败到胜利,由下到上。
错误的优越感目标……缺乏社会兴趣而又没有学会合作之道的个人,在追求着虚假的个人优越感……
他们把和社会的接触当作一种连续不断的战争,并竭力想在其中获得胜利。
犯罪可以被分成两种主要类型——丑陋而被轻视以及英俊而被宠坏。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