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读感
Allan Rock (allanrock)
在读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
视通学通儒的地位和学者情怀的传统,只不过是举其要者,稍加论说。至于那一时期许多学人立身行事之逸出常格和流品之高,多有令人感叹而可歌可泣者。如康有为烧书,章太炎被目为“疯子”,梁启超的“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王国维的自杀,蔡元培的出走,马一浮归隐,李叔同出家,黄侃拜师;辜鸿铭着前清装束执教鞭于北京大学,胡适之讲课看见女学生衣薄便走下讲台关窗子,梁漱溟和毛泽东吵架,钱钟书论学以手杖捅破睡觉的蚊帐;以及傅斯年的雄霸,熊十力的傲岸,陈寅恪的深忧,吴宓的浪漫,汤用彤的温良等等,这样一些奇行异事嘉德,当时后世都有警世励人的作用。本文没有涉及甚至现代学术遇到了却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界分以及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整合问题,至今仍不能说已经完成。 我们重视的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基本经验。后来者不会忘记,中国现代学术的许多成果是在动荡中取得的,在战乱中取得的,在困难中取得的。不能不佩服前辈大师们的毅力和他们对待学术事业的执著精神。因此我们也就应该格外重视并珍惜他们在两难境遇中奠立的现代学术传统。 引自 严复先生小传 此文摘自《总序》(刘梦溪撰写),可谓晚清明初皆是能人志士,每一位的经历真实可歌可泣。我们的确应该重视中国现代学术的动荡与发展,尽可能的融入其中,去感悟这一切的滥觞与变化,重视所有学者前辈的贡献。
我和我的一些朋友所做的就是重新整理前代学术的工作,实际上是一次补课,是隔代整理。陈寅格诗:“后世相知或有缘”。相知不敢,但与前辈学者建立一种相续相接的因缘关系确是我们的私心所愿。 引自 严复先生小传 此亦摘自《总序》,希望吾辈可以成长为前辈口中的相知或有缘。
7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