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宋英宗213
吕诲等见论列弹奏不被采纳,交还了御史敕告,集体辞职,还放出话来,声称与称皇考派“理不两立”。英宗召来了宰执,问他们如何平息这场风波,欧阳修也逼着英宗作出选择:“留御史,还是留我们,唯听圣旨。”英宗的天平在私心的摇摆下倾向了宰执,把吕海等三人贬出京师。 出使契丹刚回朝的同知谏院傅尧俞、侍御史赵瞻和赵鼎得知濮议结局如此,也不再上朝,在家“待罪”。所谓待罪,是台谏官行使其正当言事权的最后一举,是宋代台谏言事不屈从于君权的制度保证。傅尧俞还拒绝了待御史知杂事的新任命,他们都要求与吕海等同进退。英宗只得把傅尧俞等三人也贬为州郡长吏。反对称皇考的台谏官都贬黜出朝,京城传开了“绝市无台官”的谚语。濮议在君权与相权的联手压制下收场,称皇考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引自 三二宋英宗213
92人阅读
培根漫步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二二澶渊之盟136
敌骑南下的消息不断传来,朝臣都人心惶惶。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建议真宗逃往金陵(今江...
-
三一宋仁宗与他的名臣们201
第一个是范仲淹。南宋人以为“本朝人物以仲淹为第一”,元朝人说他“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
三二宋英宗213
-
三二宋英宗213
十二月,英宗病情加剧。二十一日,韩琦请英宗“早立皇大子,以安众心”,并把纸笔递给他。英...
-
四五海上之盟306
但能否说不联金攻辽,宋朝就不会有靖康之难呢?这是缺乏政治地缘学常识的肤浅之见。既然金朝...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