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继承者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 将古典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的各种洞见结合起来。 所有知识都必须开始于我们对感觉对象的经验,而不是从具有完满性的天赋观念开始。五种上帝存在的证明:三个宇宙论证明(从事实出发追溯到开端即上帝)——从运动、致动因以及必然存在出发的证明、从完满性出发的证明、从秩序出发的证明。 通过否定,我们把物质性、复合性的观念从上帝概念中除去。人是被造物因此多少和上帝拥有共同的要素而反映了上帝的本性,因此可以用类比来获得上帝的知识。 宇宙是一个包含着事物构成的完备序列,各种存在物之间没有间隙,而是像链子一样联结在一起——存在之链。 道德有双重的层次:自然目的和超自然目的。 四种法:永恒法、自然法、人为法、神法。 自然法(natural law)是专属于人的法:存续生命、繁殖和教育后代、追求真理和一个和平的社会。 ————— 【司各脱(1265-1308)】 唯意志论(voluntarism)。上帝的支配能力在于他的意志而不是他的理性。因此道德不是理性与哲学问题,而是信仰问题,也不可能有自然神学。 【奥卡姆(1280-1349)】 能用较少的原则解释的,就无需更多的原则。 【艾克哈特(1260-1327)】 神秘主义。宗教涉及经由精神经验和上帝的更为直接的相遇,而非通过宗教观念的理性分析的经院式强调。
豆友viGRV6FoD8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354-430)出生非洲,在迦太基学修辞学,在摩尼教中找到对恶的问题的解释,后转向怀疑...
-
第七章 中世纪早期的哲学
476年西罗马灭亡,西欧封建社会开始,中世纪开始,除了宗教哲学,学术基本停滞。 ————— ...
-
第八章 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继承者
-
第九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直接接触了希腊原文(尤其是柏拉图)的哲学文献。威克里夫译英文圣经,古登堡...
-
第十章 大陆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强调人类理性不借助感觉经验把握关于世界的根本真理的能力的哲学观点。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