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同机器、信用等等一样,直接奴隶制是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设想。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价值,殖民地产生了世界贸易,世界贸易是大工业的必备条件。可见,奴隶制是一个极重要的经济范畴。 没有奴隶制,北美这个进步最快的国家就会变成宗法式的国家。如果从世界地图上把北美划掉,结果看到的是一片无政府状态,现代贸易和现代文明十分衰落的情景。消灭奴隶制就等于从世界地图上抹掉美洲。 [注:这对1847年说来是完全正确的。当时美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限于输入移民和工业产品,输出棉花和烟草,即南部奴隶劳动的产物。北部各州主要是为奴隶占有制各州生产谷物和肉类。直至北部开始生产供输出用的谷物和肉类,并且成为工业国,而美洲棉花的垄断又遇到印度、埃及、巴西等国的激烈竞争的时候,奴隶制才有可能废除。而且当时,奴隶制的废除曾引起南部的破产,因为南部还没有以印度和中国隐蔽的苦力奴隶制代替公开的黑人奴隶制。——弗·恩·(恩格斯在1885年德文版上加的注)] 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现代各民族只是在本国内把奴隶制掩饰一下,而在新大陆却赤裸裸地公开推行奴隶制。 引自第70页 资本主义形成的核心过程就是分离,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因而是生产者被剥夺生产资料的过程——如农民被剥夺土地、手工业者失业破产,他们的无产化是资本主义真正确立的前提——这个过程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成为一种商人资本支配生产、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尽管早期是重商主义式的对外贸易,即商品输出,在逐渐发展成——随着生产资料的剥夺和分离的完成、雇佣劳动制度的确立——世界主义式的资本输出,不仅输出商品,而且输出资本和生产方式,建立殖民地和掠夺原料。这些分离的社会经济手段,不仅是革命生产方式,而且是暴力掠夺、建立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等等。
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即对劳动力的支配,并且是以交换价值形式(工资)支配劳动力。当然,这有赖于商品经济和货币财产形式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对土地束缚的破坏,没有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对封建人身依赖形式的摧毁,那么就不可能将劳动力从土地的和封建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也不可能将劳动力占有者从他们所处的共同体中分离出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或者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这一社会分工体系的形成,是一系列经济的和社会的斗争过程。在这里,是不同形式规定的生产方式之间的斗争,直到雇佣劳动制度支配了整个生产和社会,才终于过渡到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这又是以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改造为物质前提。
当然,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交通运输、没有剩余物交换的发展和积累、没有劳动力对土地的解放、没有手工业的破产……等等,就不可能存在价值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大规模发展,那么交换经济也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雇佣关系更是不可能。后者不仅要以交换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作为前提,也要以政治上的封建依附关系的破除,世界市场的交往(前期表现为重商主义,成熟期表现为世界主义)的发展,殖民地的扩张从而掠夺原料,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完全破产和他们与生产资料的分离等等,作为前提。如果没有这些中介,商人资本和高利贷也不可能直接发展为资本主义,价值关系也不可能发展为资本主义,反而是一种前现代的交换价值。这是一系列社会和经济的变革过程,是整体意义上的全面变革。在这里,自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
因此,关于原始积累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性,分别是分离运动依靠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的诞生而言是时间上的绝对条件。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三册1974年版第278页总结性地说过:
『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在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劳动的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因此,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
前史中,统治阶级占有共同体/土地-自然力,因此支配的是劳动产品,而劳动力本身就是作为共同体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中,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因此通过雇佣劳动制度支配劳动力本身。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