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心理地位—形容词
……“我会和你玩,但不想和他玩,因为他撒谎”,这是我+你+他—。被排斥的孩子回应“我才不想和你们玩,你们这些娘娘腔”,这是我+你—他—。如果不深入思考,很多人难以理解心理地位的核心原则:只有代词及符号(+,-)起决定性作用;形容词只是人们使用时间的方式而已。形容词只是赋予人们说完你好后的谈资,而对之后发生的事,或好或坏的人生,以及最终的结局没有影响。 引自 F.心理地位—形容词 乍一读觉得有点意思,喝了个绿豆汤回来又觉得有哪儿不太对。如果形容词只是你好之后的谈资,作者的假设应该是,上文中“我”说“他” “撒谎”,这里的撒谎至多不过是一个借口,“我”可以把“撒谎”换成“偷懒”,“邋遢”等任何理由,根本原因是“我”就是讨厌“他”。那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我”不跟“他”玩,就单纯是因为“他”撒谎了的可能性呢?怎么就排除了人能就事论事的可能性呢?
还是说只有具有“I’m OK, you’re OK”心理地位的人,才有就事论事的能力吗?
3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